近期,2024成都市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大会举行。聚焦氢能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成都打出链主招商、场景招商“组合拳”,促成超75亿元氢能产业项目落地成都。
从全国首条实际载人氢能源公交车线路开通到燃料电池的国产迭代,从科研创新的不断突破到超前布局产业应用的场景拓展,成都目前聚集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
今年5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围绕氢能制储、装备制造、场景应用等环节,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绿氢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在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西部首条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上,每年有2000套燃料电池生产并投入使用于燃料电池交通、船舶、分布式发电等各大领域。
东方氢能财务负责人普兴华介绍,东方氢能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功率覆盖40千瓦—270千瓦,寿命实际测试达1万小时,可满足各类客车,轻、中、重卡车,以及冷链物流车、环卫清扫车等不同车型的需求。“这是公司坚持十余年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成果。”普兴华说,氢能产业作为国家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研发获得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项政策扶持,2022年和2023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700多万元。
走进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45MPa(兆帕)的隔膜压缩机正在测试中。据了解,该公司的45MPa隔膜式氢气压缩机产品技术领先全国,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全国十几个城市加氢示范站等项目中使用效果良好,同时产品批量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最近几天,我们每天都有产品要运往非洲、东南亚、中亚,还有一些运往美国和俄罗斯。”金星能源副总经理甘新伟介绍道,“今年以来,公司外贸产值已超过1.5亿元,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而且还有一些海外订单在陆续确认中。”
金星能源财务总监张茂才介绍,2023年,公司氢能产品出口1220万元,同比增长163%,享受出口退税624万元。“税务部门的支持让我们在深耕氢能装备领域,推动氢能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突破方面更有信心。”张茂才说。
眼下“氢能热”一浪高过一浪,成都市税务局聚焦氢能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定期为其开展税费政策辅导,积极推行退税联络员点对点辅导,量身定制出口退税政策方案,确保企业高效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同时,通过优化纳税服务流程、加强税收宣传辅导等措施,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此外,针对氢能产业的特点和需求,税务部门还以实地调研、集中宣讲、建立问题清单等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更精准的税收支持,帮助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推动氢能产业协同发展。
“税务部门的服务非常到位,政策解读清晰明了,操作流程简便易行。全方位的税收支持和服务,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乐敏表示。据了解,该公司依托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技术积淀,成功研制出氢气液化和液氢储运关键装备,为氢能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3年,成都市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空压机、车载储氢瓶等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前三。
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税务部门将发挥税收职能,精准实施税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成都打造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的税收支持,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