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政协雅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3次会议第24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4-04-17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陈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公共区域设立公益性血压测量点 提高我市高血压病防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控和综合干预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健康四川建设-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四川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相关工作要求,全市8个县(区)都成立了独立的慢性病防治机构(慢性病防治科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科等),建成了区域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立了高血压等重大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的全程标准化管理模式,促进多学科协作,实现检测、诊断、治疗、随访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集“防-治-研”于一体的防治体系。同时结合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工作将高血压防治关口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前移到病因预防,有效降低我市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切实保障群众健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示范引领,推进健康细胞建设

我市结合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以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契机,学校、社区、机关单位、企业等公共区域升级打造健康小屋46个,配备台式全自动的血压仪,张贴“三减三健”、测血压的教程及注意事项、正常人群的标准值以及需要急性处理的血压值等健康知识,配备健康指导员开展健康指导,建有公共区域血压测量记录本台账,为广大居民提供免费血压自助检测服务;在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创建过程中,配备简易的血压测量仪,健康体重体脂、心脑血管风险转盘等,极大程度满足本单位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血压测量和监测的需求;市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药店、诊所均配备血压测量仪免费为市民群众提供血压测量服务,并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处方。

(二)倡导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一是加强健康知识传播。充分利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脑卒中防治日”等相关防控主题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用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广泛传播健康和高血压防控知识。2023年累计开展电视台宣传100次、广播电台专题宣传50次、报社刊登科普文稿5期、推送手机短信5万条、出租车顶灯宣传97万余次;全市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现场宣传活动60余场,咨询义诊4000余人,营造了科学防治高血压的浓厚氛围。通过连续性的高血压知晓率调查,雅安市35岁以上人群血压知晓率逐年提升,2023年提升至78.97%,较2022年度提升了2.1个百分点。二是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成立了“雅安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雅安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计划》,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三减三健”为内涵,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手段,开展专项志愿服务积极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全面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23年,全市累计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00余次,举办了互动比赛10余场,扩大了行动影响和受众覆盖面,激发了群众参与行动的主动性。

(三)强化健康管理,推进全生命周期

一是促进高血压早期发现。将高血压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基层医疗机构医师,通过入户、到院、义诊、巡回医疗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筛查力度。2023年,我市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为108787人,基层医疗机构按照规范要求提供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人数为79344人,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为72.94%,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为67.23%。二是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规范开展35岁以上常住居民血压、血糖筛查,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对重点慢病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危人群开展综合干预工作,进行随访管理。三是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一对一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分别达到93.43%、92.20%。

(四)推进医防协同,全面筑牢防控体系

一是构建防治结合机制。我市不断加强医防合作,积极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责任共同体。推进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等工作融合开展,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系统、连续、整合的健康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高血压等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实施综合防控干预策略措施,开展防控过程和效果评价;医疗机构承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例的登记报告、死因登记报告。二是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开展了心脑血管疾病监测、35岁以上人群血压知晓率调查,不断完善心脑血管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三级防治网络,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等项目,做好危险因素的人群健康指导、监测等工作,有效降低相关疾病发病风险、提高治疗效果。2023年我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共完成院外筛查2426例,任务完成率为100.2%;完成院内筛查1505例,任务完成率124.4%。三是深化队伍能力建设。建立了公共卫生工作规范,配备配强专职公共卫生人员,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医防合作科研等方面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23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或明确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公共卫生专员开展慢性病防治服务。

(五)加大保障力度,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一是不断完善慢病医保政策,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对高血压等慢病特殊门诊的起付线及报销比例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规定救助对象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可实施门诊救助,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科学确定符合雅安实际的保障范围和标准,更好地维护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二是结合健康环境打造,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各级财政部门均按照政府慢性病投入政策要求落实相关经费,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和政策用于支持高血压等常见多发慢性病的筛查随访工作。2024年,全市已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442.72万元,市级年初预算安排177.66万元;下达慢性病防治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6.2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环境支持不够。防治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基础健康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亟需加强,多部门协作力度还需加大。

(二)工作机制亟待完善。我市人口体量小,经济欠发达,加之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欠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困难较大,防治任务难以明确;重视病人治疗、轻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和管理的“重医轻防”状况有所改善,但群众“治未病”意识还是比较淡薄。

(三)防治基础尚不牢固。从目前我市资源配置来看,高血压防治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财政投入、人员配备、专业力量等方面还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统筹协调,健康优先。我市将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做到健康发展优先规划,健康政策优先保障,健康投入优先安排,健康问题优先解决。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推进高血压等慢性病综合防治。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强化个人在自我防治和管理中的责任,营造有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强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四)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程度和防控需求,制定实施适合不同区域的针对性防治目标和策略,提高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五)因地制宜,打造健康支持环境。紧密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镇、健康促进县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积极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加强对已建设的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维护与动态管理;大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科学指导群众正确使用血压测量仪等健康支持工具。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4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