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关于印发2024年5月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提示的通知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4-05-09 16:4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五月,春末夏初,阳光明媚,生机勃发,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五一”假期的到来,人员流动性上升,聚集性活动增加。因此,近期需加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百日咳、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登革热等疾病的防护。

一、世界无烟日

烟草危害是现阶段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科学戒烟。

健康提示:一是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损害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导致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二是顺利戒烟可以明显降低吸烟者的死亡风险;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早戒烟的人比晚戒烟者的预期寿命要更长。三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敢于向二手烟说“不”,积极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四是走亲访友,亲朋聚会,不吸烟,不送烟,不敬烟,不劝烟。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近期,全国百日咳疫情较往年呈现上升趋势,须注意防范。

健康提示:一是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二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等掩住口鼻。三是疾病流行季节,尽可能减少去人群密集、空间密闭场所的机会,避免与患者接触,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四是出现百日咳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隔离,阻断疾病传播。五是均衡饮食,合理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六是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好重点区域通风消毒。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5月进入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它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其传染性强,在托幼机构中易发生聚集病例或暴发疫情。

健康提示:一是接种手足口疫苗,降低EV71感染导致重症的可能,尤其是6个月到5岁的儿童。二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三是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采用“浸、洗、擦、洒、泼”五种方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四是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五是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六是托幼机构要加强教室通风,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

四、诺如病毒等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出现集体单位或人员聚集场所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五一”假期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增大。

健康提示:一是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用肥皂和流动水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二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吃熟食,喝开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尤其不要生食贝类等海、水产品。三是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操作时应带上一次性手套,并在完成消毒后认真洗手。四是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病人,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五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做好晨午检及校园环境卫生,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及时向属地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五、食源性疾病

五月,天气逐渐变热,各种食源性致病菌极易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健康提示:一是注意饮食卫生。外出选择正规的、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馆就餐,在家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建议使用公勺公筷;不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食用;不喝生水。二是注意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后,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三是清洁消毒。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四是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五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现短时间内有多名人员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相关责任部门。

六、登革热

进入五月,气温的稳步攀升,伊蚊开始大量孳生,这为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需警惕登革病毒感染。

健康提示:一是做好个人防护。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外出尽量穿着浅色长袖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裸露的皮肤、衣物可涂抹、喷洒驱蚊剂(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二是环境治理。翻盆倒罐,填平洼地,清除积水,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家庭可以安装纱门、纱窗及使用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电蚊拍等驱蚊杀蚊。三是健康监护。从登革热流行区返回后14天内,密切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和可能的蚊虫叮咬史。

七、其他重点关注传染病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动物对其最易感,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五一”假期前往甘孜州和阿坝州等高海拔牧区的群众需警惕。

健康提示:一是购买肉制品需从正规渠道购买,在肉类加工时应注意生熟分开,保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二是在川西高原牧区旅行时,尽量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动物及相关制品,就餐选择正规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是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因此进入疫源地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以防被跳蚤钻入、叮咬。四是不要在野外接触老鼠、旱獭、鼠兔等动物,更不要在它们的洞穴周围休憩、挖刨洞穴。五是从草原等疫源地游玩回来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鼠疫或炭疽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源地旅行史。

5月主要健康节日纪念日

1.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15日】

2.全民营养周【5月13日-19日】

3.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雅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