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重建乡村广播网络系统的建议》(第05040121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情况
我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15年以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支持资金,逐步完成了市本级和6县2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总投资4050万元。目前,全市应急广播系统与“村村响”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涉及终端4039余套,信号覆盖全市96个乡镇(街道)、662个行政村,已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应急广播(“村村响”)体系。在宣传方面,我们立足“平时”保运转,严格督促各县(区)建立应急广播长效运行机制,发挥应急广播平台终端与“村村响”广播结合作用,做好日常应急广播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监督等管理,常态化开展中央会议精神、国际政策等“六学五讲一转”宣传。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全市通过应急广播村村响播放各类应急知识5万余条次。坚持“战时”马上用,重点播放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应急内容,通过人机结合方式,实现各类应急消息快速有效传递到人。
二、针对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在全市乡村建立统一的播音广播网络系统”的建议。目前,我市已实现广播信号全覆盖,设施设备均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标准进行配置,并按规划要求将广播终端点位设置在各个乡村村委会处,由专人管理、运维和播音。今年,我局积极响应“十五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应急广播建设情况积极储备报送提档升级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力求打通“村村响”应急广播体系“智能到家”的“最后一公里”。
(二)关于“播音广播时段可一周播3次左右,每次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播放”的建议。经与您电话沟通,您的建议主要针对雨城区宴场镇所提。经核查,雨城区应急广播村村响平台全天共两个播出时段,单时段总播出时长约为1小时。由于广播周围有学校和居民区分布,考虑到不能影响居民正常休息和学校广播的播放,该“村村响”大喇叭播出方案已是合理方案,因此近期将不再增加播出时段。
(三)关于“该广播系统在地方也可有专门使用平台入口,也方便当地镇、乡、村、组的要事通知宣传”的建议。根据应急广播的统一规划建设,我市广播点位均有专门使用平台入口(村委会处)。据调查,您所在的晏场镇三江村村委处有3个应急广播终端,类型均为大喇叭,扩音能力强,适合当地镇、乡、村、组的要事通知宣传。
(四)关于“广播内容可丰富多彩”的建议。我市应急广播在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完成指令性重点宣传任务、突出应急广播等功能服务上,还结合本地特色,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播送气象信息、惠农政策、农技知识等资讯,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知道最新信息,满足基层应急与宣传需要。例如,雨城区4月9日单时段的广播内容包括森林草原防火、预防泥石流地质灾害、消防知识、燃气安全、文明市民三字经、预防艾滋病十条小知识、四普宣传顺口溜、预防血吸虫病宣传、气象信息播报等内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群众关心关注的各项惠农政策、移风易俗、文明乡村、法律法规、环保知识、防火禁烧、天气变化等播出内容,持续发挥好“大喇叭”的作用,让村民在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就能了解新政策、掌握新资讯、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