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园区管委会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产品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和统筹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工作部署,“三措并举”夯基垒台,“三库联动”提质增效,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添柴加火”,助力产业升级。
(1)贴心服务破堵点,企业库掀“兴业潮”。班子成员带头深入14个农产品加工区摸底数,建立企业库,构建“县级领导包片、干部包区联企”机制。当好助企“服务员”,配备“一对一”服务团队,印发“服务企业联系卡”,实现“企业需求清单”与“干部责任清单”精准对接。当好政策“宣传员”,深耕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累计开展政策宣讲50余场,让政策红利直抵企业“家门口”;当好难题“协调员”,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建立“一园一档”问题台账,通过跨部门协同攻坚破解市政饮水、公交配套、汛期设施等6类共性难题,让优质服务贯穿发展全程,激活园区发展“一池春水”。
(2)产业筑基强引擎,项目库蓄“新动能”。坚持“调研引路、科技领航”理念,深入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校摸排需求,征集产业储备项目49个,构建“储备有厚度、推进有速度、落地有精度”的梯次化项目库。紧扣茶叶、冷水鱼、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天全县特色黄(白)化茶树品种配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冷水鱼健康养殖提质增效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高产天然他汀的红曲工艺研究与应用推广等5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00万元,用技术突破让产业链“往高走”、创新链“往实钻”。
(3)精准滴灌添活力,专家库成“智囊团”。联动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及行业专家建立专家库,聚焦“田间地头”与“项目案头”双向发力,以科技活水浇灌产业沃土。围绕茶叶、冷水鱼、中药材特色产业种养殖技术需求,以“科技先锋・链群赋能”为主题,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开方”模式,组织专家上门精准服务3场次,服务200人次,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生产供应链。针对项目申报“犯迷糊”的情况,邀省科技厅专家“传经送宝”,举办产业项目培训,服务企业60余家,以“靶向赋能”激活企业创新潜能。深入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校一线开展精准对接,累计走访涉农企业70余家,对接茶叶、冷水鱼、花椒、中药材领域专家30余名,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平台,打通“中梗阻”,助力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