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促进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75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教育局的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研学旅游工作机制方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学旅游发展,鲜明提出建设大熊猫文化研学第一市目标。一是建立推动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研学旅游工作。文旅、教育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熊猫生态大研学规划专章,明确以“1869世界大熊猫源”为核心IP,构建大熊猫研学课题体系,做靓大熊猫主题研学。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印发《大力推动文旅兴市的激励政策》,对研学基地(营地)创建、研学人才组织、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等分别设置奖励,最高奖补达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政企联动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重点聚焦与研学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机制、政策、基地、产品、人才、营销”等核心要素,适时修订激励政策,系统抓好研学旅游工作。
二、关于创新开发研学旅游课程体系方面
一是提升主题课程,优化产品供给。重点推出“走进国宝世界 探秘熊猫文化”“采茶知茶趣 寻源茶文化”等涵盖大熊猫、茶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非遗和民俗5大主题研学课程。同时,整合工业旅游、农耕体验、体育赛事等研学资源和点位,开发研学课程100多门,策划推出跨区域、跨领域研学线路70多条。“大熊猫溯源科考”被评为四川省十优研学路线产品,入选“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骨干人才培训优秀实践成果”。“小小红军”研学路线被中国旅行社协会评为“全国百强研学精品课程”。二是编印《行走的课堂-雅安市全域研学手册》,涵盖全域研学地图、主要课程、重点研学基地目录等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研学基地和机构坚持市场导向、内容为王,做精做细“走进国宝世界 探秘熊猫文化”等8个大熊猫主题研学课题;持续优化茶文化、非遗传承等研学课程,推动研学课程“有而优、优而精”。并以参加2025年全省研学课程和研学线路设计大赛为抓手,推动我市研学课程主题化、规范化、精品化发展。同时,探索推出跟着赛事去研学、跟着演艺去研学系列研学课程。
三、关于稳步推进研学旅游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推进基地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全市已评定省、市级研学基地44家。大熊猫主题研学基地多点开花、特色各异。除了包含碧峰峡熊猫基地等老牌研学基地外,还新增和培育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喇叭河入口社区元宇宙科普体验中心、孟获城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等多个研学基地和点位。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作为全国第一家熊猫主题文化服务区,正在建设四川首个“交通+研学”高速服务区。二是推动研学旅游品质提升。2025年3月,经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我市碧峰峡、蒙顶山茶文化研学基地、喇叭河自然学校和宝兴大熊猫国际溯源基地共4家研学基地入围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名单,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2025年,我们将以“行读四川”研学旅游基地品牌授权认证和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为抓手,统筹推进研学基地发展。在提升碧峰峡、蒙顶山等已有研学基地的同时,培育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1869大熊猫生态世界等新兴研学基地,加快绘制主题突出、串联互补的全域大研学网络。
四、关于培育壮大研学旅游人才队伍方面
2024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发布了“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信息,但还未发布研学旅游指导师证书的取得途径和具体要求。初步统计,全市共有研学旅游指导师70余人(参照全省研学旅游指导师大赛参赛资格要求统计,具备教师资格证、导游证、讲解员岗位经历条件之一)。前期,主要通过参加全省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大赛、主办雅安市“金熊猫”讲解员(导游)比赛等方式,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深化行业、企业、院校等协同联动机制,培养研学旅游管理人员和师资。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将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博物馆讲解员、乡土能人等优秀人才充实到研学旅游导师队伍。2025年,将举办全市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培训,并组队参加2025年全省研学旅游指导师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推动研学旅游导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