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回复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97号提案的函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07-02 13:52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尊敬的卫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区域医疗应急中心的建议》(第197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宝贵建议!我委高度重视该提案建议,经专题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雅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为引领,建成了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区域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川西片区最大的高压氧舱治疗中心。组建了涵盖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职业和食物中毒、中医等四个大类36支550人的医疗应急队伍,成立了3支背囊化快速反应先锋队,依

托雅安市人民医院优配条件,启动了雅安市航空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紧急医学救援和院前急救体系发展规划,我市将依托国家、省级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打造以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为主体,雅安市人民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川西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

2025年我委制定印发了《雅安市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央和省级财政提前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应急处置及队伍运维项目补助资金170万元用于卫生应急建设,川西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将建设完成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卫生应急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医疗急救转运平台、物资储备库房等,实现覆盖市、县、网络医院、急救站点、救护车的一体化120智慧急救指挥调度体系。

一、建立高效、协同的联动机制

与成都经济圈6市(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和川西2州(甘孜、凉山),建立川西高原区域‘三圈层联动’医疗应急救援模式等区域协作模式,实现区域间医疗应急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统一的医疗应急指挥和调度、协同的医疗应急处置和救援,‌提高区域医疗应急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协调、联合发展改革、公安、民政、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以及驻地部队医院参与的合作联动机制,实现共享信息、同步救援、高效处置,共同做好医疗应急救援工作。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强化市紧急救援中心、直属网络医疗机构、急救站(点)、救护车四级架构的一体化120急救智慧平台建设。依托市应急局牵头建设的雅安安全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将120急救指挥智慧平台接入安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实现各类突发事件信息互通互享,统一指挥,进一步完善紧急信息联动机制。做好120指挥调度系统与智慧医院系统的对接与信息共享,推进“上车即挂号入院”建设工作,实现全市院前急救、智慧医疗、远程诊断及手术等一体化管理。

三、培育专家人才队伍,提升队伍素质

2025年底前建成不少于40人的四川(雅安)高原卫生应急救援支队,遴选10人组建一支航空医疗救援队并完成规范化培训取得证书。建设完成以县(区)级医疗机构牵头的8支背囊化医疗应急快速反应小分队,同步提升96个乡镇卫生应急小组能力建设;市、县、乡三级队伍按层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演练和一次紧急拉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全装综合演练,探索打造医疗应急演训基地“建、管、训”模式,不断提升实战化救治能力。

四、建成多维度、立体式紧急医学救援转运体系

以120指挥中心为核心枢纽,联动16家网络医院形成地面救治网点,并依托航空救援实现立体化覆盖。在地面救治方面,探索构建“医共体牵头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或中心乡镇卫生院+智慧流动医院”的山区医疗急救服务模式,航空救援方面,持续提升我市航空医学紧急救援能力,逐步完善雅安市人民医院航空医学紧急救援停机坪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支具有航空医学救援认证资质的队伍,最终形成覆盖川西地区的“1小时应急救治圈”。

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持续完善“市级储备库+县级分中心+医疗机构应急点”三级物资储备网络,建立物资动态轮换管理机制,应急物资72小时保障机制,在灾害多发区以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平急结合”试点标准化功能单元配置。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优化提案办理成效,以建设川西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建强救援基地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