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农业园区管委会创新构建“需求清单-资源池-项目库”三级联动机制,以供需精准对接破解转化堵点、以产业深度摸底夯实转化基础、以项目精准实施释放转化效能,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车间”。
(一)搭平台、促对接,精准破解成果转化堵点。针对企业技术难题突出、高校科技成果“沉睡”的痛点,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资源优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供需对接体系,走访茶叶、中药材等20余家涉农企业,对接17名行业专家,精准收集企业技术攻关需求11项、科研人员创新需求29项。聚焦需求,定向举办3场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成功促成3项意向合作,构建“企业提需求、科研送技术”的双向通道,有效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堵点。
(二)摸底数、建图谱,精准夯实成果转化基础。围绕园区茶叶、冷水鱼、花椒、林竹四大主导产业,组建专项团队,深入川农大、雅职院等院校及70余家企业,与30余名专家深度对接,全面梳理主导产业技术短板、发展需求及科研资源,绘制全产业链“需求-资源”匹配图谱。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将优质项目入库,累计储备49个产业项目,形成“储备-推进-落地”梯次格局,为成果转化提供“项目储备池”和“资源导航图”。
(三)强保障、抓落地,精准释放成果转化效能。以资金保障为关键、项目实施为抓手,年度重点推进5个核心产业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涵盖特色茶树品种技术集成、冷水鱼健康养殖提质、红曲工艺推广等领域,有效提升茶叶、冷水鱼、中药材等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农民增收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