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汉源县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工作小组,专设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宣传信息、网格指导和工作督察5个工作小组,补充工作人员10余人,围绕全县教育系统实际,全面、深入、细致部署防控工作,及时召开视频专题工作会,传达全国、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近期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落实60余名联校人员指导学校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校长——卫生健康副校长——后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门卫的岗位责任,细化分工,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
以“防输入、防扩散”为目标,重点摸排成都等中高风险区返汉师生、家长流动情况并建立台账,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严格离县师生及其家人活动轨迹、体温检测“日报制”,形成“一校一表”台账,组织70名党员教师组建党员先锋队,对800余名留守儿童家庭进行“电话家访”,准确掌握外出务工,与疫区人员有无接触等情况及时上报,落实6个网格化小组34名成员分片区摸排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严格禁止所有线下培训辅导活动,目前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75校次,督促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全面禁止线下培训辅导。
积极落实校园卫生防疫工作,49名卫生健康副校长通过微信视频通话指导各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梳理疫情防控知识,印发宣传手册4万余份,引导师生、家长养成在人群密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动员100余家委会成员,在校园门卫处增设护学岗,协助值周教师、门卫做好进校人员体温监测、人员登记点等工作,密切关注外来人员,确保卡得严、防得住。要求学校指导教师提前做好线上教学方案,通过“青蓝结对”探究直播、微课、导学案等多形式教学。
按师生总数、校园空间范围配备体温测量仪、医用口罩、消毒液和医用酒精,设置临时隔离室,切实保障疫情防控人防、物防、技防条件;积极落实校园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对教室、宿舍、食堂、垃圾站、图书馆、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彻底清洁消毒,保障校园卫生安全;强化阵地意识,在校门、教学楼、宿舍楼门口等醒目位置设置健康提示牌;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缓解学生、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走、听、访、查、看等形式督查各学校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台账及时整改。目前,已开展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督查49校次,发现整改问题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