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平安度汛零伤亡,交出“汛考”防治 合格答卷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5-10-29 16:3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2025年汛期,雅安市极端天气趋重趋频,旱涝交替、涝重于旱,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8.7%。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雅安水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汛九条”措施,全力以赴迎战汛期大考,成功应对14轮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实现“人员零伤亡,财产少损失”。

(一)机制创新,完善防御体系。探索实施山洪泥石流“沟长制”责任体系,以流域为单元,对全市有威胁对象的559条山洪沟、泥石流沟逐级落实各级沟长1560名、点长1154名,建立防范责任、任务和督查“三张清单”,建立防范责任、任务和督查“三张清单”,全覆盖构建以市县乡级领导牵头负责,村组(企业)干部和骨干群众参与的“沟长+点长”责任体系,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企间信息互通共享。同时建立健全联合值守、每日会商、预警响应、下沉督导、关爱保障“五项机制”,层层拧紧责任链条,推动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二)科技助力,强化监测预警。率先完成全省2025年第一批5部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并组网运行,全市共建设水利测雨雷达6部,雨量站1130个、水位站190个,全国首批可无人机空投雨量站“雨神-1号”在宝兴县、芦山县启用,加强对“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的同步监测预警。完善雅安市山洪灾害防御精准靶向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联合三大运营商采取电子围栏技术,精准发布推送预警信息,实现预警全覆盖。建设投用“户户响人人响”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化语音、摄像技术,实现对风险区域“可视、可喊、可感知、可报警、可监测、可监督、可调度”等多项功能。

(三)对症施策,推进综合治理。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治不止”,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涉水在建工程、水库大坝等八大重点领域,制定《全市汛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八张风险清单”,落实动态监测、销号闭环,已完成问题整改4139个。全年累计投入资金6.97亿元,实施防洪治理工程21个,完成水毁修复项目35个;开展170条山洪沟专业化隐患排查,完成山洪灾害避险搬迁25户,疏浚河道31公里。

(四)安全转移,优化过程保障。制定《进一步做好洪涝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处置工作“四条措施”》,赋予基层临机处置权,灵活组织避险转移。建立群众避险转移台账,落实老弱病残等群体“一对一”帮扶措施,针对距离安置点较远的群众采用租赁车辆方式接送。严格落实“五有三防”要求,突出个性化服务,为每户配备应急便携包和“一户一柜一锁”储物柜,方便群众收纳物品拎包即转的同时,解决“贵重物品无处放”的担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