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级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现将《雅安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雅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6月27日
雅安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要坚定以习近平
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1.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的学习宣传。依托普法宣传“法律七进”,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深刻领会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相关要求,大兴调查研究,加强成果运用,推动政府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市级各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压实“关键少数”法治责任。严格落实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雅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任务,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中期督导,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落实落地。推广依法行政“法治账图”提质扩面,促进业务与
3.加强示范创建引领。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完成《雅安市创
二、全面优化政府职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4.强化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行政机构职能、流程的法治化,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统一管理纳入“网上超市”的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严格按照行政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实施审批。以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效能,全面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拓展政务服务“好差评”领域,加强“差评”问题的分析整改,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
6.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围绕新时期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供给机制,紧盯高水平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现代化雅州新区等重要领域、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实施重大项目专项法律服务行动。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高标准、高站位推动雅州新区法务区建设,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市司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一体化建设。推进川渝立法协同,探索开展同类立法项目协同调研论证。加强川渝两地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协作与执法监督合作,联合开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道路交通等领域行政执法。优化川渝外来企业跨行政区域投诉调处协作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协调解决企业的合法诉求。〔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8.提升行政立法质效。学习贯彻新修改的立法法,牢固树立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理念。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全市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作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关切。优化行政立法立项论证工作机制,严格草案审查,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停车位管理若干规定等重点立法项目,认真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的立法调研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年度立法工作。〔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效能。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雅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细化统一决策程序制度,增强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
10.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开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学习教育培训,对决策内容、决策执行情况跟踪问效,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提高集体决策质效。推进合法性审查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质量。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的专业性、代表性和中立性,提高专家论证质效。规范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支持法律顾问依法参与政府决策。〔市级各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强化监督问责,将重大行政决策的
五、构建科学行政执法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2.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赋权事项评估制度,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基础保障,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出台加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与上一级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作协调机制,逐步提高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水平。优化县乡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片区内联合执法。〔市委编办、市司法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深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统筹推进执法领域“春雷”、“铁拳”、“护安”等系列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涉疫药品、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整治工作实效。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移交长江问题整改。〔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深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整治执法顽瘴痼疾。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市司法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5.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及时
16.增强行政争议纠纷化解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稳妥推进行政裁决,妥善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市司法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大行政
17.加强各类监督相互贯通。积极发挥外部、内部监督作用,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和应诉职责,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反馈,推进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专项监督的有机融合、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市级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监督。协同配合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重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增强执法监督实效。〔市司法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政府守信践诺监督。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认真处理“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务诚信问题,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深化政务公开,鼓励各县(区)各部门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动政府诚信履约。〔市级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现代科技保障能力,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20.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要求,持续完善数据共享门户,进一步提升政务数据目录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依托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配合推动与省“互联网+监管”实现互通互联。参与“备案审查监督信息平台”优化升级,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1.推进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共享,结合省级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2023年版)动态调整市级清单。积极配合开展全省统一的“电子证明超市”建设,梳理发布高频电子证明清单,统一认证使用管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