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中华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扎实推动敬老爱老工作,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是强化政策精准托底,筑牢善养民生根基。以“分层保障、精准滴灌”为抓手,构建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认真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深入实施“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建成22家老年助餐点月服务近1.2万人次,投入230万元为1433户困难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补贴范围首次扩展至低保边缘群体,投入300万元实施“喘息服务”项目,提供临时托养597人次、居家上门服务5869人次,发放 “敬老关爱服务包”182万元惠及老年人2.9万人次,推动惠老政策实现从“兜底保障”到“品质提升”的跨越,用“政策升温”不断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推动全域协同联动,激活银龄精神活力。强化老龄委统筹协调职责,积极构建“市级统筹、县区发力、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紧紧抓住中秋节、重阳节、敬老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推动市、县、乡、村各级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文艺汇演、坝坝宴等娱乐活动200余场次,开展老年义诊、健康讲座等健康惠老活动100余场次,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老年人权益保障活动100余场次,各类活动累计惠及老年人超15万人次,有力实现“老有所乐”与“老有所安”的有机结合。
三是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厚植孝亲文化底蕴。以“选树标杆+文化浸润”为路径,积极选树敬老爱老助老模范典型,深入宣传敬老爱老先进事迹,营造敬老爱老社会风尚。今年以来,雅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3家单位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3人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县区同步开展“孝亲敬老好儿女”“最美老人”等模范典型评选,以榜样力量传承美德。同时通过新媒体开设“网络中国节・重阳”专栏,积极发布敬老爱老宣传片、文艺作品,着力推动适老化设施、敬老爱老标语等元素遍布城乡,充分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融入城市肌理,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