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市水利局聚焦安全水利、民生水利、工程水利、生态水利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是聚焦防汛保平安,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实现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快反应、更好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市县乡村组5 级防汛行政责任人以及14条主要江河、83座水库、909处山洪危险区防汛责任人,完成44处水毁水利项目修复,争取中省资金1500万元,对205处山洪监测站点进行改造升级,对90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实行动态和分级管理,实施宝兴县泥巴沟山洪治理1条。今年入汛以来,经历了3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全市已累计转移安置群众近3万人次,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围绕乡村振兴生活、生产、生态三大供水目标,构建完备的乡村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大力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截至目前完成投资6600万元,改造管网59.8km。天全县整合扶贫资金215万元,维修、改造供区管网75km。上半年争取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60万元,维修养护32处,覆盖人口21万人。我市供水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实施水生态水环境修复工程,芦山、宝兴水保项目完成投资240万元,水生态得到进一步修复。
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监管,持续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十四五”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良好开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55个项目规划投资8.7亿元,开工49个,开工率89%,完工35个,完工率64%;完成投资4.92亿元,投资完成率57%。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上半年全市已累计争取到位中、省投资21118万元,持续用力积极助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坚守水生态安全红线。以河湖长制为主要平台和抓手,构建完备的河湖名录体系、明晰的河湖长责任体系、系统的政策制度体系、科学的河湖治理体系、现代的技术支撑体系。完成全市11条流域面积1000k㎡以上河流17段总长度974.7公里和88条规模以下河流93段总长度1946公里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入库工作。完成全市49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累计疏浚淤积河道102.85公里、清理河道淤积物400.7万立方米。市、县、乡三级河长共巡河10786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35次,县级河长巡河978次,乡级河长巡河9773次,巡河共发现问题710个,已整改问题686个,初步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的立体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