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司法局关于《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09-03 10:3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家庭”工作,把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列入了“八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校园普法责任,着力通过法治教育提升学校师生尊法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法治专题讲座、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校园法治教育园地、制作板报墙报、法治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等集中向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好“开学第一课”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向全市中小学师生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共有18392个终端进行了播放,取得良好效果。持续在青少年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和“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各县(区)教育局和中小学校利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和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学习资源,组织中小学学生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学宪法讲宪法”征文活动,做到学校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题讲座177场,受教育10.8万人次;组织模拟法庭44场,参与2651人次;开展法治宣传主题班会1661堂;办黑板报、手抄报1575期,3万余份;办法治专栏230期。

(二)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保护力度。降低申请门槛,优化服务。对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 “绿色通道”,统一制作法律服务便民牌,在乡镇、村(社区)群众聚集处悬挂。使广大妇女儿童群体能及时得到法律帮助,实现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零等待”。对未成年人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性侵害和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主张权利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家庭经济状况审查,并对行动不便的残疾未成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加强监督,提升质量。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通过陪同会见,案件回访等多措并举,及时做好律师卷宗检查,以多位一体的监督模式,来提升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96件(其中刑事77件、民事19件),提供有关未成年人法律咨询166余人次。

二、加强在矫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和教育帮扶。

我市依法加强在矫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全市社区矫正机构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进行社区矫正。对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予以保密。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有就业意愿、年满十六周岁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鼓励其他未成年人相关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在矫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27人。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均配齐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全市共有366名同志分别担任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或法律顾问,做到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全覆盖。

(二)健全服务网络,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通过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阵地,全市各县(区)均设有法律援助中心为,全市共设有9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建有法律援助窗口,建立健全了“点线面”的法律援助全覆盖体系,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方便未成年人就近寻求法律援助。

四、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系统普法理念。持续用力变传统单向灌输式普法为双向互动式普法,特别是在针对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普法中,加大体验式、参与式活动比重,带给群众更多的法治获得感。

(二)深耕精准普法模式。一是即时动态收集和分析群众法律需求,实现精准研判。二是在强化对宪法等基本法律常识普及基础上,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青少年群体、普通居民和流动人群,分类施教专门法律知识,实现精准供给。三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选推普法精品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实现精准推进。

(三)建立常态推进机制。一是强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责任机制,大力推行普法责任+清单+报告制度,经常性地推动宪法宣传教育。二是强化以案释法长效机制,进一步运行好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发布工作。三是完善公益普法制度,促进媒体履行法治宣传教育社会责任加大推广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指尖上的法治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