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川西医养中心建设中大力推进居家医养服务的建议》(第4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建议。
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为全市11984名60周岁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员,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失能、失智、残疾独居老人,居家养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及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整合利用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质效,让养老机构将老年人“请进来”,将专业照护、文体娱乐等复合功能延伸到居家社区“走出去”,实现每个县(区)建有1所开放式复合型养老机构,增强基本养老服务优质供给。市卫健委每年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针对性健康管理服务;2024年组建402支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敲门行动”,将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为4075名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体检、康复服务及指导、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等健康服务,累计服务1.2万人次。
二、关于您提出的“深入推进居家医养结合发展,增强居家医疗服务能力”建议。
“十四五”期间,市卫健委累计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300万元支持13个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层社区医养服务中心;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并积极将老龄健康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利用车载流动医疗工作,增强居家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开展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筛查工作,统筹推进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制定印发《雅安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确定4个老年痴呆防治行动项目社区,为老年人进行筛查和检查。二是实施老年心理关爱行动,覆盖8个县(区),设立8个老年心理关爱点(包括3个城市社区和5个农村行政区),为评估关爱老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依托社区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教育、上门走访探望、组织社交活动和健康义诊等,并提供老年人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三是持续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举办全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和养生保健知识进入社区和家庭,2024年全市共开展义诊活动424次,义诊服务25111人,发放宣传资料40060份,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323场次,进养老机构27次。四是近年组织3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医养结合人才和安宁疗护人才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每两年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每年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全面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三、关于您提出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智慧化居家医养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建议。
市卫健委于2024年支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服务试点工作,累计投入300万元打造雅安“大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互联网+医养”新模式。一是组建包括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等7个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打通临床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分析健康管理档案中潜在疾病因素人群,打造网上问诊、咨询服务、复诊购药、慢病续方、送药上门等全流程临床服务模式,打通临床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临床干预与健康管理一体化,2024年共采集109656人次健康监测数据,建立健康档案21163份,推送684人次异常监测数据进行临床干预。二是依托大健康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开通线上预约小程序,实现老年人线上点单、上门服务,切实让数据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目前上门服务费价格已报省医保局备案,累计开展上门医疗服务57人次。
下一步,我委将与各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多点发力扩大医养结合基础面;鼓励二级以下城市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等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支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互补共享;建立全市医养结合联盟,加强医养结合与养老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支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居家和社区医养服务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并于2025年进行推广。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