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深化我市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成果,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持续推进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工作,我市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镇村公有资产有效路径,采取“资产+N”方式,有效盘活镇村闲置资产。
一、“资产+基层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坚持问需于民,统筹利用闲置的镇村公有资产改建为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办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望鱼镇原四岗村活动中心打造成“一个中心阵地+N个便民服务代办站”,为群众提供民事代办或协办等“跑腿”业务,实现“办事不出村、服务不缺位”。周公山镇将原孔坪乡文化站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把老人日间活动和照料、文化体验、文明宣讲等融为一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资产+市场运营”,让集体经济添收益
认真梳理各镇、村闲置资产,分类建立优质资产台账,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平台积极宣传闲置资产信息,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交由企业或个人经营,通过公开竞争,洪雅神龙酒业有限公司租赁原碧峰峡中心校老校舍,年租金达10万余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就业岗位48个。
三、“资产+产业培育”,让乡村振兴有发展
依托闲置资产,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着力将“资源”变“资本”,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其中:上里镇利用乡村振兴示范村激励奖补资金以及引入社会资金,将上里镇原五家村活动室打造成为精品民宿,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推动上里镇农家乐转型升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