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8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海峰,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勇带领省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处党支部和规财法规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一行17人来到雅安市石棉县联学联建,开展“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红军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市医疗保障局和石棉县医保局部分同志参加活动。
同志们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获得胜利的革命纪念地——安顺场,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前举起右拳,在王勇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地许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承诺。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同志们参观了馆内保存的二百多件文物,仔细聆听了86年前的5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当地苦难深重的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冒着枪林弹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强渡大渡河成功,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守敌,占领北岸桃子坪敌军守军阵地的光辉历史,从这段历史中,同志们感受着激荡的岁月,革命的不易,成功的艰辛,激励了同志们向革命先烈们学习的热情。
随后,张海峰副局长为全体党员干部讲授了一堂微党课,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带领大家回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和筚路蓝缕、力克千难万险、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是无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牺牲,用生命、汗水、智慧浇灌出的壮丽史诗。他要求,医保系统的全体党员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军精神”,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保基本、可持续、惠民生、推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传承和弘扬担当奋斗精神,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奋斗创造业绩,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两个党支部就地与雅安市、石棉县医疗保障局进行了工作调研和座谈。调研座谈会上,雅安市医疗保障局王华同志汇报了雅安市在待遇、基金监管、服务提升、行风建设等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李宗伟同志汇报了雅安市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情况;石棉县医保局汇报了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省医保局基金监管处、规财和法规处就基金监管、审计检查、“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指导,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到实际行动中。
王勇书记指出,省、市、县医保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一是要有系统思维。要从整体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全局上,注重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二是要有大局思维。医疗保障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要通过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助推社会发展;三是要有创新思维。要充分结合中发5号文件和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绘就的蓝图,创新工作开展;四是要有精准思维。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细致分析问题,自觉将精准思维贯穿到医疗保障工作中去;五是要有底线思维。要深刻认识坚持底线思维,自觉增强危机风险意识、拒腐防变意识、积极斗争意识。
张海峰副局长充分肯定了雅安市医疗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雅安医保的工作推进有序有力,特别是医保电子凭证、医共体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强调,雅安医保系统要将这些好的做法上升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加以推广和应用,要在下一步工作中,不断自我剖析,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各方面工作获得更大的提升。针对下一步工作,张海峰同志强调,一是要编好规划。认真开展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厘清“十四五”期间医疗保障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工作,找准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推进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让医疗保障工作有章可循,走上更加规范、更加高效运行的道路。三是抓好试点。雅安市要紧紧抓住紧密型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医保服务包试点,打造可学习可借鉴的“石棉模式”,为全省的推广提供模板。四是拓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和贯彻落实,通过借力、借智,在工作的宽度、广度、深度上不断拓展,推动雅安医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五是优化服务。医保系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行动是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参保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群众对医疗保障服务的满意感、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