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秦岭深入名山区红星镇鲜叶交易市场、北部(黑竹)茶叶集中加工园等茶产业集中区,详细了解资金需求量、金融支持情况,对相关企业融资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探索进一步深化金融支持的措施。
为支持我市茶产业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提供有效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全市银行机构支持茶产业贷款余额超过16亿元。一是创新茶产业金融产品。雅安农商行针对茶企在春茶上市期间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情况,推出“春茶快贷”,用于茶叶生产加工、鲜叶收购、茶叶经销等所需经营资金,且执行利率为LPR下浮10%,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国银行为支持茶叶加工企业顺利进入园区,量身定制了“茶企入园贷款”,提供长达10年期的固定资产购置贷款,有效减轻茶企转型升级资金压力。工商银行为茶企开发“茶叶贷”,有效解决优质茶企转型升级支付大量资金而导致资金缺乏问题。为解决部分茶企抵质押物不足问题,部分商业银行与市农担公司合作为涉农客户量身定制“农担贷”,缓解茶企资金链紧张问题。二是茶产业金融服务无死角。雅安农商行根据茶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制定了“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的茶产业链条金融服务方案,实现茶产业金融服务全覆盖。组织信贷人员、金融服务联络员进村入社,询问金融需求,在对资金需求、经济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后,为全区有效农户进行全面建档,实现了建档面、评级授信面均达100%。相关银行机构优化信贷流程,推行预授信、优先办结、限时办结等方式,提升办贷效率。三是大力支持茶产业集中加工园建设。中国银行向名山区黑竹(北部)茶叶集中加工园发放项目建设贷款3700万元,向名山区新店(中部)茶叶集中加工园发放项目建设贷款4900万元,两个园区的建成将容纳5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进一步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调研中部分茶企反映的缺乏金融综合知识、融资缺乏有效抵质押物、“农担贷”办理时间稍显过长等问题,秦岭同志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意见。一是开展金融综合知识培训。市金融工作局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人行雅安中支、雅安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单位,进一步收集梳理全市茶产业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融资对接和金融、财会、法律、税务等知识培训,提高茶叶企业综合金融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融资增信措施。市金融工作局引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担保资源等向茶产业倾斜,为茶产业融资增信,进一步研究创新开展仓储质押融资、订单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满足茶产业有效融资需求。三是指导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市金融工作局将会同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梳理“农担贷”审批流程,简化相关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支持金融机构为茶企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制定“一企一策”资金支持计划,为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