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企业投资情况及问题建议

来源: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发布时间:2020-04-15 17:31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部署,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疫情防控和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截至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1-3月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指标情况。2020年1-3月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3026户,比2019年同期增加49户,略有增长。但受疫情和春节放假等影响,2020年1-2月民间投资增长同比下滑16.6%。

(二)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疫情发生以来,市、县民营办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为企业在复工复产、产品运输、融资服务、政策落实等方面做好服务,1-3月共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84个。截至4月2日,全市复工生产的民营企业达10576家,开工复产率达88%。其中,一产类1076家,二产类有2415家,三产类7085家。复工复产的企业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662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开工复产率达99%。

(三)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疫情防控期间,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发挥和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办公的优势,抓住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一是聚焦疫情防控,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疫情发生后,积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务,全市18家银行业机构308个营业网点机构全部正常营业,针对客户群体金融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对全市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茶叶生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采取贷款展期、调整利率等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措施,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不减弱。二是聚焦复工复产,着力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协调各银行机构加强信贷投放,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市各金融机构已经对接129个(企业)项目,授信61.8亿元,为122户企业发放贷款15亿元。其中:雅安农信社迅速安排 20 亿元疫情防控专项信贷资金,用于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雅商行及时向经开区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放1亿元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市金融工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人行、市银保监分局针对茶叶企业融资联合出台6条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茶企的支持力度,新增“春茶快贷”等专项信贷产品,向茶叶类企业发放贷款187笔,共计1.69亿元,其中雅安农信社投放茶叶类贷款占全市85%以上。市农行、农商行、雅商行等银行机构也分别出台了金融支持措施,通过开通绿色通道,降低贷款利率,缩减审批程序,确保金融服务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有力跟进。市工行紧急向格纳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放贷款500万元,用于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等疫情防治主要医院的远程医疗视屏系统建设,雅安农商行社1天时间内完成所有程序向名山区康宝药业发放140万元贷款,创新了放贷最快记录。三是聚焦政策支撑,助推企业抗疫渡难关。市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12条措施,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和罚息,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免收担保费,财政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分担等优惠措施,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市担保公司每月为企业节约大量融资成本。通过雅安电视台“民营经济直通车”栏目、报纸、网络、微信等方式深入宣传,帮助企业和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和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措施。收集全市110家企业意向融资金额60余亿元的金融服务需求名单发放给金融机构,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组建由相关市级部门、金融机构、律师、会计等行业从业人员组成的服务民营企业金融顾问100人团队和金融服务专班,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在抗击疫情中渡过难关。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用工存在困难。一方面是市外的员工没能按时到岗,另一方面是市内的一些员工还存在一定担忧,不愿走出
    (二)上下游产业链不配套。有的企业因为原材料供货方没有复工或产能不够,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复工复产存在较大困难;有的企业因为下游企业在重疫区,尚未复工,导致产品外销受阻。

(三)流动资金出现困难。有的企业产品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需求下降,订单被取消或延期,导致营收骤降,甚至无收入,处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三、意见建议

(一)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用工难是当前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建议各级人社部门、工会组织要对辖区复工复产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档案,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联合(村)社区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及时向辖区内企业推荐,组织开展分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就地招工,保障当地企业用工。要注重对拥有熟练技能务工人员的调查统计,及时满足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特殊企业用工。

(二)疏通民营企业融资堵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丰富保险产品,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升银企融资对接水平,强化点对点对接,实现政银企保良好互动,促进已签订融资协议信贷投放。继续推进企业直接融资,指导各县(区)加强中小微企业规范化改制,支持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大力培育企业上市,帮助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长期稳定发展资金。理顺地方金融监管,加强监测预警和协调处置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全力解决企业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产销问题。建议 各级经信、发改等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全力推动产业“链式复产”。要将企业原材料需求分门别类形成需求清单,建立紧缺生产物资保障协同机制,推动市内企业相互采购本地原材料、产品,解决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企业所需生产设备、原材料、重要零部件等稳供保障。

(四)强化服务,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一是探索建立“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民营企业”的服务模式。构建服务平台,积极引导社会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劳动用工、安全生产、政策咨询、科技服务、金融服务、财务管理等全方位、精准化服务。二是深入实施民营企业代表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制度;实施政务服务联络员制度,会同组织部门选派政务服务联络员“一对一”帮助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训计划。三是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做好“四川省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转办的维权投诉办理和“雅安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直通电话”的接听、办理、回访、统计等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五)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持续巩固“通堵点破难点” 成果,协助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工、融资、物流等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