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而青少年法治教育又是法治教育的基础。石棉县举全县之力协同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覆盖的网状格局,在培养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统筹领导,落实普法责任
石棉县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将青少年普法工作纳入“七五”普法规划重点,印发《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细则》,明确普法责任,统筹安排青少年法治教育各项工作。
二、深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一)浸润式普法。全县38所中小学校(园)依托校园广播、电视墙、宣传栏、横幅、黑板报等平台进行普法宣传。2020年以来,共绘制法治宣传黑板报175版次,校园广播法治播报160余次,LED屏宣传400余次。
(二)体验式普法。石棉县检察院法治教育基地被评为“四川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县公安局看守所、县法院审判庭挂牌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石棉县中学建成法治、安全和禁毒教育基地,新棉街道升级改造完成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每年组织师生8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三)创建式普法。石棉县成功创建1所省级法治示范校、5所市级法治示范校、20所县级法治示范校,2万多名师生参与创建。
三、优化普法队伍,增强教育引导
(一)配齐法治副校长。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齐法治副校长47人,法制辅导员48人,参与制订《学校法治教育规划》、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开授法治课。
(二)成立普法讲师团。从全县法律工作者中择优选配30位普法讲师,成立普法讲师团,主要承担领导干部、青少年法治培训。
(三)增强法治引导力。常态化开展农民夜校、“法律明白人培训,加强村民(居民)大会、院坝会、户长会法律知识学习;利用教职工大会、教育研讨会组织会前学法,举办教师法治专题培训,充分发挥父母、教师学法教育引导孩子守法的“领头羊”优势。
四、活化普法形式,提升教育实效
(一)法治课堂。“线下”,全县中小学达到每周一堂法治课全覆盖,整合开学第一课、第二课堂、宪法晨读、法治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等途径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分析讨论案例、自导自演法治情景剧,增强法律意识。2020年以来,共印制、购买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2万余册。“线上”,整合“微课掌上通”、“青椒学习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法治教育。学生注册率达97%,课时完成率达85%,共计14446名中小学生观看法制视频、禁毒微电影450余场次。
(二)主题活动。石棉县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法律进学校”三月宣传月、“禁毒教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10余场,参与法律知识竞赛11000余人次,书写心得体会300余篇。
(三)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模拟开庭审理“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寻衅滋事”等类型案件,通过扮演庭审中的不同角色,寓教于乐促普法。2020年以来,共计200余名师生参与和观看模拟庭审。
(四)图书阅览。石棉县图书馆、新街社区、广元堡社区“童伴之家”、25所乡村少年宫、12个乡镇覆盖的关爱活动室、文化馆等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法治教育读本全上架。
(五)巡回法庭。县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石棉县职业高中、城北中学开庭审理杨某和雷某涉嫌贩卖毒品等案件,共计800余人旁听。
(六)旁听庭审。邀请石棉县中学、职业高中300余名师生旁听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的审理,收到观后感138份,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庭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减少后犯”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