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培育的建议》(第26号建议)收悉,我局积极商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中职技术技能人才。一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专业为纽带,组建了雅安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四川档案职业教育集团、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雅安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雅安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等共5个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雅安职业教育联盟,除职业学校外,集团内参与企业200余家。通过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创新了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我市重点、特色、新兴产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技能人才。二是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5〕44号)及相关工作部署,我市先后有3所职业院校开展了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实现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实现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试点探索,并在开展省级现代学徒试点的基础上,其他中职学校也探索开展现代学徒试点。目前,省级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完成试点,其他学校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初步统计职业院校与8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试点学生达240人。三是职业院校与园区签订合作协议,校企联合培养地方产业园区技术工人。2019年10月31日,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园区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职业院校和产业园区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订单培养、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实训室、顶岗实习、录取毕业生、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方面开展合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服务园区产业发展建立了平台。四是加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作用,依托院校优势专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被评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享受一次性建设资助3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与川农、雅职院、贸易校等在雅高校、职业院校的对接,搭建校企联系桥梁,鼓励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切实发挥校企联合培养产业人才的作用。
二、关于探索实施校企“双元制”培训模式的建议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用人主体,也应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体。2017年,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促进企业、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并强化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衔接,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实施意见》(雅委办发〔2018〕6号),不断健全多元培训体系,激发培训主体活力,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市人社、财政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通知》(雅人社办〔2019〕163号),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全市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职工参加企业以中、高级为主的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并对符合条件、培训合格人员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元的培训补贴,2019年以来,全市已在四川建安工业有限公司、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5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全市“5+1”绿色产业、“5+3”现代农业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把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契机,重点实施以新型学徒制为主的企业职工培训,不断丰富培训类型,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升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三、关于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的建议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市“5+1”绿色产业体系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强市”战略,充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我市坚持健全激励机制,一是聚力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根据人才新政,制定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安居、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等配套文件12个,从人才引进、项目支持等方面不断完善产业人才支持政策体系。二是聚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编制人才招引指南、企业(高校)人才支持政策汇编、引才方案,确定引才合作机构;帮助企业“云端”引才7000余人,组团赴江津区、川大等成渝2区4高校开展洽谈交流,初步达成10个方面合作意向。三是聚力推动人才精准培养。围绕市委“两区四新城”战略,实施市委“两区四新城”战略,实施“雅州百千英才计划”,“一人一策”靶向培育一批企业菁英、创新菁英等9类菁英。
下一步,我们将补齐高精尖端人才数量偏少短板,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一是靶向引才,分类建立企业引才联系服务机制,制定高精尖端人才需求指南,实施“雅安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高端人才来雅创新创业。二是联动引才,强化引资引智政策协同,实施“双招计划”,引进一批产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来雅落地(户)。三是活动引才,举办“成渝‘曙光学者’雅安行”等人才活动,柔性引进一批高端人才来雅开展智力服务;实施雅籍人才归雁计划,绘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图,回引一批在外雅籍优秀人才反哺家乡。
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