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艺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07号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康养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雅安康养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市委、市政府高位布局川西医养中心,倾力打造川西医疗高地、川西健康净地和川西康养胜地。
一、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拓宽市场
(一)高位推进,建立工作机构。一是2017年成立了以市长、县(区)长任组长的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二是
2018年将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市八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成立由市政协主席任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强力推进该项工作。三是2019年1月24日,雅安市康养产业发展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市康养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有4名专职人员负责康养产业相关工作。四是2019年5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市领导联系指导“5+1”绿色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由市政协主席杨承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军联系生物医药(包含中医药产业)、旅游康养产业,强力推进康养产业相关工作。目前将康养产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的格局已经形成,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二)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雅安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实施意见》(雅府发〔2017〕2号)、《雅安市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若干规定(试行)》(雅府发〔2017〕19 号)、 《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雅安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雅委发〔2017〕17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医养结合、康养产业工作的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推进时限,以及土地支持、税费优惠减免、财政保障等系列支持政策。
二、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大支持力度
(一)医保部门助力康养发展。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规范和完善协议管理制度,同时简化材料,优化流程,缩短申请等待和评估时间,医疗机构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超过3个月时间。二是加大医保对中医药、老年病和慢性病治疗、医疗康复等服务支持力度。通过将29个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将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中使用的中药饮片费用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等实际的政策支持,切实促进产业发展。三是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围提质增效,为外来康养、医养人群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异地就医服务。目前,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68家,省内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69家,省内异地就医特殊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18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7家,省内异地就医个人账户刷卡购药定点药店408家。
(二)民政部门助力养老产业发展。目前我市在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医养结合机构13所、养老机构27所。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民政部门印发《雅安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雅民发﹝2020﹞15号),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备案流程和环境。同时,积极倡导我市养老机构与当地乡镇、社区卫生院或就近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和定期常规体检服务,开展卫生健康讲座、开通便捷医疗服务通道、建立健康档案,不定时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我市民办养老机构收住雅安籍老年人的,由县(区)财政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服务性床位补贴。另外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引进常青悦--万瑞祥和智慧养老机构落户雅安,打造我市首家民办社区养老综合体,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目前机构已在民政部门备案,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部分已在2020年2月初开始试运营,养老床位部分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十月底全面完成并开展服务。
(三)卫生部门支持康养产业发展。一是业态融合,康养产业提速发展。2019年启动川西医养中心建设,投资近6亿元,设置医养床位970张。围绕川西医养中心建设打造川西医养健康城、华西雅安康养中心,加快布局一批高端专业医养机构建设、养老度假小镇。全市打造医养结合机构13家,床位2000余张。推进“医养+互联网”,正在开发建设川西医养产业大数据平台、市级医联体信息平台“两大平台”,建成后将实现全市乃至川西区域医养产业大数据资源共享、分析利用;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建成的1个5A、20个4A景区,重点发展以周公山、石棉草科为代表的温泉疗养旅游,以喇叭河、夹金山、蒙顶山、海子山、桌山、王岗坪为代表的生态养生旅游。推动雅安康养产业园项目、荥经县龙苍沟森林康养旅游项目、龙苍沟大熊猫温泉小镇等项目建设;与四川体育产业集团、金强集团合作打造四川首个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园区;打造中国藏茶城、蒙顶山康养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成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有400多种特色农产品;宝兴大园包首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天全县中医康养综合体等项目相继建成。
二是壮大产业,丰富康养资源。围绕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果药产业带建设,打造全市中药材种植示范线,201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8.2万余亩,同比增长7.1%,产值达7.91亿元。全市拥有“雅连”“川牛膝”“厚朴”“天麻”等道地药材品种20余个, “汉源花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宝兴川牛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全川牛膝”“荥经天麻”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已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多个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雅安经开区积极培育医药健康产业龙头,全力打造康养产业集群,王老吉公司已实现年产值规模10亿元以上。总投资6亿元、占地110亩的四川全统健康产业中药保健品制造项目,今年建成投运,全面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三是扩宽市场,支持社会办医。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按照全市每1000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限制,诊所、门诊部等医疗机构不设数量限制;优化审批流程,制定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前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实施细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和互为前置等审批环节,优化规范各项审批条件、程序和时限,精简整合审批环节;强化服务管理。市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通过对口支援、远程医疗、人员进修、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社会办医疗机构全方位扶持,提高社会办医整体水平。
三、提升康养品牌形象,加大宣传
2019年12月,首届中国康养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雅安市作为2019年度康养城市代表作了重点展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利用新闻媒体对我是市康养环境进行全方位宣传。充分利用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50强雅安第五位(连续两年前十强)两张名片,总结好我市医养、康养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优势资源、招商环境等,通过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报道等国家级媒体、地方媒体、新兴媒体、自媒体等为传播体系,打响雅安医养康养城市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近期,市卫健委与中国康养大会组委会进行了充分沟通,组委会已初步同意与雅安市政府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康养大会”。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以上函复如有不尽之处,请函告或电告。
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