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开慧率队指导我市雨城区防汛救灾工作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8-17 08:4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8.11特大暴雨”发生后,雅安境内多地降雨量超过250mm,我市江河出现不同程度涨水,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道路交通、河堤受损十分严重。 受强降雨影响,雅安市芦山县、雨城区、宝兴县、天全县等地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我市积极抢险救灾,调查灾情,恢复生产。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防灾减灾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强化救灾应急应对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8月14日,雅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开慧率领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到雨城区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并结合雨城区灾害点位及规律提出工作要求。

宋开慧率队先后检查了雨城区八步镇金花村、晏场镇大里村、三江村受灾点位,现场查看了受灾情况、询问了受灾人员和救灾人员,与当地干部沟通后,强调: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做好灾害应对准备。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检查、督促和指导。要对山洪威胁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全面进行排查,对预警信息传递、避险撤离路线等进行再检视、再复核,及时查漏补缺,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更有力的行动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地落实。二、信息上要互联互通,持续开展隐患排查。要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 雨后核查”,动员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采取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等方式,突出有人居住的靠山、靠崖、靠沟、靠岸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高风险地段、重要基础设施和在建工程的隐患排查。要建立完善各部门间排查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共享隐患台账数据,并根据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分类制定落实防范措施。三、联动上要会商及时,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各地要持续强化强降雨期间会商制度,及时组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雨情、汛情、灾情发展变化,实时动态发布预警信息,特别要突出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滚动预报、点对点预警。要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常住人口靶向预警和外来人员风险提示全覆盖,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点、到户、到人。四、行动上要迅速果断,强化主动预防避让。要坚持落实“三避让”刚性要求,在隐患点出现强降雨时、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时、有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提前迅速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撤离,掌握防灾主动权。要发挥好乡(镇)、村(社)干部及专职监测员的组织指挥作用,加强培训、指导、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成功避险经验。要细化村组干部、骨干群众与老弱群众避险结对帮扶措施,全面提升监测避险能力。五、处置上要担当作为,凝聚全民参与的防灾救灾力量。县区、乡镇要主动对发生灾害的点位,采取排危除险和临时工程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防治发生次生灾害。要发挥群众主人翁意识,主动融入到自然灾害防抗救工作,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人民防线。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凝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