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落细退役军人事务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雅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面向全系统,突出县乡村,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服务保障,提升队伍素质,夯实工作根基,确保基层建设过硬、基础工作过硬、基本能力过硬,全面推动“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工作,为退役军人工作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五有”要求,实现“五到位”达到“八具备”,确保根基过硬
全市基层建设以创建为主抓手,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载体作用,创建50个全国“枫桥式”乡镇(街道)服务站;同时,全市662个村(社区)服务站全部达到国家和省厅的基本标准要求。市、县(区)、乡镇(街道)围绕“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要求,实现“机构到位,编制落实到位,人员到位,绩效考核到位,人员补贴发放到位”,达到“牌子悬挂醒目,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或工位,办公场所和设备单设,有政治文化建设和“荣誉墙”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信访接待室、老兵调解室,建立“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六必到”台账与服务对象、退役军人人员台账和档案,制度上墙,公布联系电话、联系人。”
二、夯实“三个基本建设”,巩固推进基础工作
一是及时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6月底前,全面完成各级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市、县(区)两级对接省厅“一库、两平台、一支撑”建设;梳理线上业务办理事项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连通同级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受理“一网通办”,力争让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
二是加快退役军人档案建设。市、县(区)抓好思想政治和党员教育管理、就业创业指导、信访接待、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等工作资料和台账建立;对照省厅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一人一档”服务情况样表,建立规范、动态的“大走访”活动档案;县级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建立退役军人纸质和电子档案。
三是精准落实制度建设。市局统一制定工作指南、服务规范,“一站式”办理事项和流程,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工作规则和管理办法;各级健全和规范安全保密、值班值守、文电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党风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规范运转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三、增强系统干部队伍“六个能力”,提高服务质效
一是增强研究能力。编印系统《干部应知应会业务政策法律法规读本》,采取线上线下、集体个人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各业务科室针对重难点问题,带动县(区)开展1-2课题交流研讨。
二是增强政治建设能力。全面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坚持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三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鼓励干部勇于改革尝试、攻坚克难,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充分借用各类资源,丰富平台载体,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动,发挥退役军人工作、退役军人作用新机制。
四是增强宣传引导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向服务对象宣传解释政策;同时,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讲好退役军人故事,把握宣传重点,做好正面的宣传引导工作,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五是增强狠抓落实能力。健全权威高效的工作执行机制,干部职工切实做到执行政策法规、遵守内部规范不折不扣,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时限、有绩效。同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和奖惩并重的考核考评机制。
六是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持续巩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成果,健全风险研判和防控机制;持续完善、动态管理《重点服务对象工作档案》,探索设立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调节服务“三位一体”综合调处平台,探索建立“老兵调解室”,坚持依法办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