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银行卡欺诈的常见手段(信用风险提示)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时间:2019-11-22 11:3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一是冒用别人的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申领银行卡进行诈骗;

二是利用人们麻痹、轻信的心理作案。用假卡、空卡掉包、贴“紧急通知”等,如犯罪分子在ATM上贴一张所谓的“紧急通知”,声称ATM系统受到病毒 侵害,为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用户必须把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上,只要用户把资金转入该账户,银行卡里的资金立即就会被犯罪分子提走。因此,千万不要轻信“紧 急通知”和“公告”,以防受骗。在ATM旁看到“紧急通知”,要求您提供密码信息,绝对不是银行的行为,而是恶意窃取持卡人资料的犯罪分子;

三是高科技作案,如在ATM上安装微型摄像头,利用盗卡器等高科技作案。自助操作时,您应注意ATM上是否有摄像头等多余“装置”。还有就是自助银 行的大门一般要求刷卡才能进入,刷卡时是不要求输入密码的,有的不法分子改动自助银行的门禁装置,要求刷卡后输入密码以实现盗取的目的。遇到此情况切不可 输入密码,应立即和银行联系。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您要保护好个人资料信息,不在街头办卡,切勿委托他人代办贷款及申领银行卡,不将个人资料交第三者转交。提供个人身份证影印件时 注明用途,不要将银行卡卡号、启用日、到期日、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告知他人。卡片要随身携带,在ATM前提款、查询或在POS机上刷卡消费需要输入密码时,应遮挡操作。不要随手丢弃ATM提款、查询和POS消费的回单,一定要取回妥为保管或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属银行卡犯罪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