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药械上市后监管,有效控制药械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雅安市采取有力措施,“六抓”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加强风险信号挖掘,将风险预警前移,避免了药械伤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一抓制度建立,强化部门协作。市级有关部门共同印发了《雅安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并成立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抓调研指导,提升监测能力。赴汉源县、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等医疗机构,对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建立、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培训、奖惩机制落实、报告收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现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就药械不良反应发现、收集、上报、处置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培训。
三抓质量提升,提高报告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开展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质量评估暨培训工作,整体评估全市报表质量,提出预防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的分析、评价能力。
四抓核查评价,确保报表真实有效。深入基层报告单位及时对存在真实性问题、重复报告、过期报告、严重病例报告等药械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核实、评价,2019年以来,删除药械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8份,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有效。
五抓宣传普及,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5.25”爱肤日、“6.26”禁毒日等活动,通过宣传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相关常识,开展义诊,开设课堂等多形式,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安全护肤等理念,避免药械伤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六抓督促指导,确保监测工作落到实处。督促指导各县(区)及有关单位在报告时限内完成报表核实、补充、评价工作,做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的审核和评价,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