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持石棉电价稳定的建议》(第153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国家、省电改政策主要精神
本轮电改以“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为基本目标。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三放开);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一独立);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三强化)。
简单来讲,本轮电改的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在逐步放开发电市场的同时,按照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其他用电类别的顺序,逐步放开用电市场(放开两头);未来电力用户将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购电,政府只核定电网输配电价格(管住中间),只有无法参与市场交易的少数用户才执行政府定目录电价。照此趋势,未来以省级为区域实现“同网同价”的可能性很大。
四川从2017年开始正式进入改革试点,雅安也被同步纳入了电力体制改革范围,市场化电量执行全省统一输配电价;考虑到雅安一直是独立价区的实际情况,省上提出暂时维持现行电价水平,给予5年左右过渡期,要逐步调整实现与省网同价。
二、雅安电力体制改革的思考和所做的工作
雅安经济基础弱,产业发展底子薄,市内企业以高载能为主,为电价波动敏感,其中石棉县依托小水电电价优势,发展形成以高载能产业为主体的单一工业结构,工业税收占全县税收比重在70%左右,水电和载能两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载能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5%以上,受电力体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明显。
电力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全省重要的水电基地,电价“洼地”是雅安支持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鉴于雅安电网供需特殊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深入研究分析电改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积极向省上汇报争取统筹研究雅安等水电富集区及低电价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抢抓雅安纳入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和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机遇,把建设全省绿色载能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川西大数据中心作为推动雅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8月,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电力公司签订《关于推进雅安市发展绿色载能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形成《雅安市水电消纳产业建设试点方案》,并于2018年11月获批,进一步确保雅安在新一轮电改进程中继续保持“电价洼地”的优势。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感到电力体制改革由于涉及面宽,任务重、时间紧,许多工作必须要得到省级相关部门、县(区)政府以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理解与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否则将削弱改革效果,特别是随着发用电计划的逐步放开,电力交易将以市场化交易为主,企业如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过度依赖较低的目录电价,未来我市将可能面临无低价电可购的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当前电改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继续保持雅安电价比较优势,特别是有效保持石棉电价相对稳定,我们考虑必须综合施策,以“存量调结构、增量走市场”为手段,积极争取省上支持,才能规避电价可能因市场化和“同网同价”而过快上涨的风险。
一是按照全省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据省发展改革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3〕673号)及《关于进一步做好电价政策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423号)精神,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对一般工商业、农业生产、大工业(含园区)、居民生活用电进行分类归并,建立符合电力体制改革方向、与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结构清晰类别规范的电价体系。
二是进一步争取省发展改革委依据省政府《关于深化四川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8〕26号)文件精神,协调省级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出台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产业类别、电价构成、实现方式、时间期限、保障措施等,优化完善市场化交易规则,并对水电受限断面地区内绿色载能产业加速引进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尽快形成可与西北地区载能电价竞争的电价比较优势,实现示范区内整体电价水平明显下降的目标,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抓紧研究制定《雅安市新增绿色载能企业用电补贴办法》,拟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电价补贴或资金支持。同时争取省上支持,制定出台丰水期激励载能企业消纳小水电富余电量政策,通过小水电适度让利,对符合条件的载能企业用电增量给予补贴,鼓励载能企业丰水期多用电,降低小水电弃水风险。
感谢您对价格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回复如有不妥,请函告或电话联系。
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