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资素养。坚持集中培训与示范展评相结合,以培训学习+观摩交流为主要方式,广泛运用网络平台,与四川九寨、云南鲁甸等省内外地震灾区学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依托壹基金邀请日本公务员访华团交流指导,并整合县红会、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培训活动,强化学校减防灾教育培训力量。
丰富教育形式。创编防灾减灾手势操、幼儿消防教育舞蹈并融入大课间活动,创编《地震纠错绘本剧》并进入安全教育课堂。县教育、妇联、消防等部门联动联勤,丰富学生减防灾教育活动,开展减防灾趣味运动会,组织平安训练营,模拟地震等灾情体验,让学生学习选择最佳避难点、逃生物资等,形成自救自护能力。
强化阵地建设。以阵地聚集资源,不断提高学校减防灾教育的知识性、实用性,建成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1个,创建市级、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11所、市级应急管理示范校5所。结合运动与避灾功能建成避灾运动场4个、安全体验教室5个,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为学生提供应急场景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知识与技能体验式训练。
强化演练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学校”应急演练模式,动员学校周边医院、派出所、社区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学校应急演练,社区学校协同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社区学校联动的“大社区”自救互救机制,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每月一演,全县中小学每月一次应急演练形成常态,积极参与全省地震预警应急实战演练,提升预警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