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建强村党组织,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着力配强第一书记,提高驻村帮扶实效。
首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以政治引领、组织覆盖、队伍建设、基层治理、推动发展、制度落实为重点,推进贫困村党的建设全面进步、领导能力全面过硬。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村霸”问题专项整治,启动新一轮“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对脱贫致富带领能力不强、脱贫攻坚组织动员不力、村务办理不公和治理不力,以及受到宗族家族与涉恶势力干扰渗透的党组织开展重点整顿,建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以县(区)为主体,对全市有贫困村的乡镇和261个贫困村、贫困户在20户以上的16个非贫困村,全面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深入摸排、分析研判突出问题,坚决调整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贫困村党支部书记。
其次,针对中央第四巡视组和省委组织部反馈的第一书记选派管理问题,召开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会和市级选派单位负责人会,及时通报问题,安排自查自纠,督促整改落实,开展暗访督查,先后对5个县(区)第一书记到岗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确保履职到位。同时全面启动261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评估工作,对符合胜任条件的70名第一书记有序进行轮换调整,加大对新任第一书记的岗前培训指导,采取老书记对新书记“传帮带”一个月的措施,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完成工作交接。并通过对驻村工作队的调研,及时进行选派调整,其中调整驻村农技员13人、巡回服务小组3人,新增专家服务团成员187人,加强驻村帮扶和巡回帮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