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关爱留守学生,汉源县从家校合作、社会合力、校园活动、传统文化引导四方面着力,保证留守学生健康成长。(1)家校合作促沟通。学校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电话家访、每月一次谈心会、每期一次家长会和一期“家长开放日活动”等“4个一”活动,家访为主、“双群一号”为辅,2017年累计家访达500余次、“家长开放日”20余次。开展“乐育·亲子服务园-心海护航计划、()”等8个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家长800余人次。(2)社会合力送温暖。30余家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组成慈善,组织开展温暖过冬、新春圆梦等86项教育救助,顺利完成2017年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歌路营——新1001夜睡前故事”、“知心姐姐”等公益逐步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2017年,实现教育救助346万元、资助737万元,完成留守学生心愿2500个,捐赠包括冬季衣物、食品、文具用品、现金等四大类,覆盖56所学校,累计资助18500余人次。(3)校园活动搭平台。充分利用县少年宫、56个学校图书室、200余个班级图书角,“老带新”帮扶寝室,搭建文化活动平台20余类、100余场,参与学生达20000余名。建立12个留守儿童之家,聘请10余名退休教师,开展10余类兴趣班。以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阳光杯”、“蓝天杯”、“丰收杯”等活动,达到锻炼体魄、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目的。(4)传统文化强引导。开展"听、说、读、写"四维模式的传统文化教育,使留守学生成为正能量的弘扬者。听:名师讲堂,促进立志成才。说:开展朗诵诗文等大型传统文化活动;读:建立校本文化读本教材,收录爱国、明理、自立等方面诗歌30余篇;写:各类征文竞赛,开辟校刊校报,一期一主题。2017年,开名师讲堂10场次,经典诵读活动60余场,征文比赛10余次,覆盖50余所学校,参与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