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按照《雅安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雅安市于2017年初在全市选定了20家较有实力的矿山企业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17年11月,按照国家六部门《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和省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市政府印发的“全方位开展绿美雅安行动方案”,雅安市以国土资源局牵头草拟了《雅安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经征求意见和请示市政府领导同意后,联合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质量监督局、雅安银监分局下发执行,引导企业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目前该项工作正逐步有序推进。
绿美花衣,划定门槛试点先行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努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雅安市共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20个,用绿色矿山的建设,助推绿美雅安“七大行动”。2017年初,在全市选定的20家较有实力的矿山企业,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除雨城区龚家沟页岩矿因拆迁未开采和无实际进展外,其余19家矿山均逐步按绿色矿山标准进行了开发和管理。
截至目前,19家矿山自筹资金总投入约7328.7万元,累计栽种桂花、杉树、银杏、白杨树苗等绿化树种36万余珠,并在裸露地块撒草籽、花籽形成复绿,总计恢复植被面积80.42公顷,为矿产开采地披上了“绿衣裳”。
近年来,雅安市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初期,绿色矿山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亟待通过建立标准体系来规范和引领矿业行业加快绿色矿山建设。与此前有关矿山建设与生产的要求相比,《雅安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更加突出绿色、环保、高效、和谐的理念,为绿色矿山建设提高了准入门槛。
生态画卷,积极响应恢复植被
为扎实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生态矿区,雅安市引导和鼓励矿山企业自觉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复绿行动。
石棉县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的三家大理石矿开展矿区复绿行动,四川省恒达粉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河坝头大理石矿种植油松约5000棵,扁竹叶30000株,丁香2700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5.07公顷;四川贡嘎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锋乡白石沟大理石矿栽种漆蒿、白杨、杨柳总共3000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1公顷;四川贡嘎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石棉县康玉大理石矿种植银杏树12000棵,白杨1000棵,1000株漆蒿,500株马桑,种草恢复植被面积3公顷。
宝兴县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的四家大理石矿共投入资金716万元,栽种树木8.5万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14.64公顷。天全县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的三家矿山企业共投入资金481万元,栽种树木24万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42.24公顷。荥经县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的四家矿山企业共投入资金325万元,栽种树木2100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11.87公顷。
汉源县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发和管理的二家矿山企业共投入资金458万元,栽种树木300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1.33公顷。经开区四川神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赵家山芒硝矿投入资金50万元,在赵家山矿厂区周围栽种树木120余株,种草恢复植被面积1公顷。名山区蒙阳镇德光村桃子沟页岩矿暂未实施开采作业,按照公司制定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计划》,投入资金5万元,分两期对矿山开展了绿化,累计栽种桂花树苗、杉树等绿化树种400余珠,并在裸露地块撒草籽、花籽形成复绿。
目前,雅安市绿色矿山建设,正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与重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