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关于创新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的回复

来源:市旅游发展委 发布时间:2018-01-19 17:18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民盟雅安市委员会:

你们在政协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1次会议第127号关于《创新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第127号提案)已收悉。按照工作分工,我委经认真研究,并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就提案办理意见函复如下。

《创新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对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分析透彻,产业定位准确,提出的工作建议针对性强,对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繁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民盟建议,创新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雅安旅游发展潜力

雅安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两大国际吸引力资源(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世界茶文化发源地),有四大核心要素资源(优良的山水康养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城镇休闲资源),具备找唯一、做第一、创精品的潜力;雅安区位具有独特生态区位优势(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独特的文化区位优势(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必经之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三大经济区和五大旅游区交叉辐射、叠加共振)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立体交通新格局,可进入性大幅提升)。在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旅游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旅游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转变的大环境下,散客自驾游、自助游、自由行等已成为雅安旅游市场的主流需求。雅安作为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将成为全省自驾游综合服务次级枢纽中心。雅安周边城市自驾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大,增长势头强劲,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体验等旅游业态亟需进加快完善。

二、科学定位雅安旅游产业发展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全市旅游资源,以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中国大熊猫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积极发展城市旅游。持续提升“熊猫家源·世界茶源”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国际熊猫城·生态康养地”,把雅安建设成渝城市群2.5天休闲度假目的地、川西自驾车旅游大本营。

三、创新推进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

(一)实施科学规划,明确开发、开放区域、点位。认真落实市委“科学规划”的工作要求,聘请国内一流团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巅峰智业公司等,完成《雅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雅安市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雅安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还完成了《蒙顶山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及重点项目概念性规划》以及牛背山、龙苍沟、王岗坪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初步形成科学旅游规划体系,为雅安未来10年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推进《雅安市旅游城市规划》、《周公山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及重点项目概念性规划》等一批重点旅游区域规划编制。

(二)狠抓规划的实施,把旅游规划转化为具体的旅游项目进行落地建设。把项目作为旅游发展的主要载体,统筹推进旅游景区、旅游村镇、旅游交通、旅游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改变雅安旅游格局的大项目。强化旅游项目研究、策划、包装,建立雅安旅游项目库;创新旅游招商方式方法;全力为在雅投资旅游企业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快实施牛背山、龙苍沟、二郎山、王岗坪、夹金山、大川河、汉源湖、百丈湖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旅游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跨部门推进协调机制,推动行业管理向产业发展的职能转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旅游投资融资机制,在上市、重组、私募投资基金等领域进行尝试。切实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新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采取租赁、经营权入股等方式使用农民的承包地、集体土地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宅基地和空置房屋、生产设施及其相应的附属用地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和资本化,进行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

(四)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推进红色旅游开发。一是认真贯彻落实《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16〕68号)和《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7〕19号),积极研究推动出台我市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意见。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高标准建设提升我市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打造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深度挖掘雅安红色旅游资源和文化,着力打造“长征丰碑”红色旅游品牌,使雅安红色旅游成为推动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三是强化红色旅游教育,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长征精神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中的宣教感染作用,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五)加速推动重建重点向旅游热点转化。依托我市灾后恢复重建优秀成果,大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快规划发展一批种养结合、农旅结合、多种类型的休闲农场、休闲农庄、农业公园。积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旅游业态,利用田园景观、村居民舍、乡土风情、农耕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精品。鼓励重建新村积极发展精品民宿、森林人家、民族风苑、主题客栈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支持生态文化旅游主题小镇、精品旅游新村和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制定出台乡村旅游规范管理标准,强化乡村旅游规范管理,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六)积极营造良好的休闲旅游软环境。创新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积极培育大熊猫文化、避暑休闲、茶文化体验等独具雅安特色的旅游业态。精心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积极培育“雅安味道”特色美食。加快推进旅游交通网络规划和建设,持续互通互联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实现旅游景区(点)与干线公路的无缝连接。以熊猫文化为主题,改造提升碧峰峡出口,建设雅安市游客集散中心。布局建设川藏驿站房车露营集散中心,全面提升和完善市域范围内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即方便游客服务,更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狠抓旅游酒店建设,引进悦榕庄、洲际等知名品牌酒店,推动高水平旅游接待酒店建设。

民盟雅安市委员会,雅安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你们为雅安旅游发展建言献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携手奋进,为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共同努力。


雅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6月23日

(联系人:廖仕强,联系电话:189816368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