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高俊刚代表:
您好!您在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关于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的建议已收悉。我局现就建议议案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领导责任制,积极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
建议提出把文物保护作为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经常召开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专题会议,并邀请城建、交通、财政、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使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在保护文物安全、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市今年4月召开了全市文体广新工作会,套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传达了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市今年文物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了会议,王冬林副市长参加会议并讲话,强调文物工作要做到“保护起来”,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传承下去”,让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延续传承下去;“利用起来”,要让文物活起来。就下一步全市文物工作提出了5点
要求,一是进一步夯实文物事业发展基础,二是进一步抓好文物资源传承保护,三是进一步发挥文物服务发展作用,四是进一步提升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五是进一步落实文物工作保障措施,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抓好部门协作配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我局还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推进会,传达了省文物局全省文物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就优化文物保护项目审批,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加强文物平安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基础工程等进行了传达和安排。
二、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建议提出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推动文物工作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坚决扭转文物保护被动局面。重点打造雅安市及区县的“茶马古道”项目,以线带面的快速发展。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实现保护文物及其环境的前提下,真实、完整地保护文物的全部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合理利用并充分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内涵,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促成当地经济、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的茶马古道属于国家保护的重点,已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为有效保护雅安的茶马古道资源,我市正与相关市州积极联系,准备将茶马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保护规划编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中争取资金、政策,突出重大项目,促进保护展示利用成效。
我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文物重建中不可移动文物项目共127个,经费21215万元(其中茶马古道项目6个,经费5752万元)。相继实施了高颐墓阙及石刻、名山文庙、芦山平襄楼、芦山青龙寺大殿、芦山樊敏阙及石刻、荥经开善寺正殿、荥经严道城址、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12处)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德中学、柯培德旧居、水月寺、杨家祠堂、邓池沟天主教堂等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茶马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文物点灾后维修保护工程。加强文物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文物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水平。馆所建设项目11个,经费10239万元。茶马古道-观音阁、开善寺大殿、严道城址等项目列入“十三五”文化遗产项目,要求各项目单位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尽快申报资金启动项目建设。
三、关于加强各区县博物馆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我市现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2家,历史综合类、纪念馆类、自然生态类等类别均有。分别为雅安市博物馆、雨城区、芦山县、宝兴县、荥经县、汉源县博物馆、名山区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天全县红军纪念馆、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芦山“4.20”强烈地震纪念馆、雅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其中,新建芦山“4.20”强烈地震纪念馆、雅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宝兴县博物馆、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异地重建)、荥经县博物馆(新馆)。雅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的生态博物馆,该馆依托抢救修复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记录雅安自然文化生态记忆,构建雅安全域生态博物馆体系,得到国家和省文物局的充分肯定。我市获得免费开放国省级补助资金的有7个馆,我市博物馆做到了全市各区县全覆盖,在全省都走在前列,全省各市州纷纷来我市参观考察雅安市博物馆和雅安市生态博物馆。石棉县正在推进“川矿记忆”文化区建设工程,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二次布展工程,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功能。
希望高俊刚代表以后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市的历史文化,为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继续建言献策。
雅安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6月5日
(联系人: 孙友富,电话:1377876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