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气象科普】人工防雹奥秘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7-08-28 09:2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冰雹天气时间短、范围小,但突发性很强,往往伴有雷电大风。由于冰雹是层层包裹后形成的冰球,比常见的地面冰块致密得多,不容易融化,这也造就了冰雹异常的破坏力。

其实,在冰雹生长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抑制冰雹形成。

比如说,可以采取动力学方法在云内引发下沉气流,抑制强对流发展,从而抑制雹胚生长;可以向正在发展的雹云中大量播撒人工冰核,通过冰晶核化作用和凝华、碰冻增长,迅速形成很多人工雹胚,并与自然雹胚“争食”云中的过冷水,从而抑制雹胚的生长和发展。

目前人工防雹作业主要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即通过地面的火箭或高炮来发射含有碘化银的火箭弹、炮弹,把它们发射到云中合适的位置,产生过量的人工冰核,通过“争食”云中的过冷水达到防雹的目的。

开展防雹作业,有三点应当特别注意:及时、到位和足量。从雹胚的产生、发展到降落到地面形成冰雹灾害,往往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作业晚了,冰雹就会落地形成灾害,因此防雹作业一定要“及时”;作业时,火箭弹或炮弹一定要打到对流云中上升气流的通道上,这样播撒的碘化银才能随上升气流向上运动,通过冰晶核化作用和凝华、碰冻增长形成人工雹胚,因此防雹作业一定要“到位”;“足量”是强调防雹作业一定要“过量播撒”,这样才能产生大量的人工雹胚与自然雹胚“争食”云中的过冷水,从而抑制雹胚的生长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