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气象科普】干热风的那些事儿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7-07-06 10:4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干热风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在春末夏初期间,干热风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

当日照强烈,地面增温迅速,形成气温高达30℃,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风速达到每秒3-4米的干热天气就是干热风。由于各地自然特点不同,干热风成因也不同。初夏,我国内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稀少,增温强烈,气压迅速降低,形成一个势力很强的大陆热低压。在这个热低压周围,气压梯度随着气团温度的增加而加大,于是干热的气流就围着热低压旋转起来,形成一股又干又热的风,这就是干热风。当出现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

干热风对开花到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它会加速小麦的蒸发量,使其体内的水分很快蒸发出去,破坏叶绿素,停止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小麦的茎叶很快枯萎。结果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促使籽粒干瘪、皮厚、腹沟深,千粒重下降,一般会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以上。

热干风的判定指标

在小麦开花乳熟期当出现2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达30℃,14时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风速达每秒3米以上的干热天气时,这种天气就是干热风。这一指标是我们判定干热风出现的基本的标准。此外,北方冬麦区干热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刚刚我们所说的是轻度干热风的判定标准。

北方冬麦区干热风指标

干热风的类型

我国常见的干热风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枯熟型。

高温低湿型热干风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天左右至蜡熟期。它的特点是出现高温天气与干旱现象,有一定的风力影响、加剧了干与热的影响,这种天气使小麦干尖、植株枯黄、麦粒干秕从而影响产量。它是我国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

雨后枯熟型热干风通常出现在小麦灌浆后期,它的特点是雨后出现高温和乍晴天气,温度急升,湿度剧降,日晒强烈,热风劲吹,会造成小麦青枯和枯熟。

除了这两种类型,还有旱风型干热风。此类干热风出现在新疆和西北黄土高原多风地区,属于非常少见的一种干热风。

热干风的防御

一是要适时浇好灌浆水。浇好小麦灌浆水和麦黄水,可降低麦田近地表气温,提高田间湿度,确保小麦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要,延长灌浆期,增加粒重,是控制干热风危害最有效措施。各地应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对出现旱情的麦田应适时浇好灌浆水,确保冬小麦顺利灌浆。同时注意大风天气不浇水,以免造成倒伏。

二是做好“一喷三防”工作。未来气温偏高,部分地区有干热风天气,应加强冬小麦后期管理,及时做好“一喷三防”工作,促进籽粒增重,确保稳产高产。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建造防护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共同构筑一个涵养水源、缓和旱情、减轻风速的农田环境,增强农田抗灾保障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