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基础台账建设,扫除监管盲点。各单位建立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所得税前弥补亏损、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等7类台账,真实记录反映所得税管理过程和结果,全面掌握涉税备案事项,并实施有效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
严密税源风险监控,抓住信息疑点。依托省局后续管理系统和金三系统,切实做好税源监控和风险监控,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和税收风险状况,把握主动权。今年年初,通过后续管理系统排查,发现部分纳税人增值税与所得税收入存在明显差异,随即启动风险管理程序,直接确认补缴所得税4户,应补缴企业所得税315万元,其中已入库74,584.85元,加收滞纳金10,132.37元。调减亏损703.6万元,发起纳税评估5户,发起企业重组事项专项核查1个集团。
加强行业风险应对,突破管理难点。利用台账管理和专家团队管理,依托后续管理系统、监控分析系统等,重点抓好退城入园、政府补助、西部大开发、资产损失等专项风险管理,2016年共计补缴入库企业所得税1119万元,并形成操作指引和后续管理指南。今年将重点开展建安房地产业、医疗业、企业并购重组、退城入园、政府补助等事项风险管理。
抓优人才队伍培养,组建尖兵网点。组建由7名精通所得税管理、政策法规的业务尖子组成的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管理团队,形成专门工作机制,负责全市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的确定、应对实施或复核;选拔52名业务骨干,举办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实行“训前自学、互助互学、案例教学、实践跟学”,打造一支能学善战的团队。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发展支点。加强高新技术、西部大开发、小微企业等优惠监控管理,通过街头宣传、走访纳税人、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不遗漏;定期通过计算机筛选,开展督查,杜绝应减不减、增加审批程序、人为设置审批障碍以及骗取税收优惠等情况发生,强化落实不走样;与绩效考核挂钩,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不含糊,确保优惠“应享尽享”“不应享不享”。2016年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968户,减免所得税税额27,063万元;查出两户企业不应当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查补企业所得税1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