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管理。实施文明校园“红蓝牌”评定管理制度,聘请由第三方人员作为“教育系统行风政风观察员”组成“文明校园红蓝牌评定小组”,对学校的清洁卫生、师生文明礼仪、师生精神面貌、家长评议四个方面进行检查评定,激励和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
家校合作。以“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集体家访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组织的桥梁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密切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关系。
实践活动。立足当地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建立校外科普实践基地,开展“书香校园”、“《蒙山童韵》诵读”、“走进茶叶基地”等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蒙山童韵”。组织编撰地方读本《蒙山童韵》,将传统文化和名山本土文化融合,将名山地理山川、历史人文、悠久的茶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涵盖其中,并使用精炼的语言,编辑成朗朗上口的韵文。通过诵读、试读等主题活动和德育教育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德育教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