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密实防护网。夯实“三防”基础,以教育灾后重建和全面改薄为主渠道,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安装校园平安监控系统,优化楼道硬件条件;抓实“护栏完好、楼道畅通、照明齐全、指示鲜明”等4项要素,楼道统一划分中心线、警示语、应急照明指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全员责任制,学校与教师签订《防止拥挤踩踏事故责任书》,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制定安全预案并上报教育和公安部门审批,500人以上的报县政府审批。以红黄蓝牌“第三方评价”为载体开展常态化安全督查评比。
构建全程监管网。制定并实施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楼道安全专项预案,细化上下学、突发停电、集体活动等高峰期时段楼道管理措施,实行年级班级分道行走和错时上下楼,实行课间教师坐班交接制、上下两节课教师开展安全交接,实行课间教师楼梯导护制、每个楼梯口设1名值班教师负责发出口令和维持秩序。
构建教育宣传网。打造家校共育的安全教育载体,以交警消防进学校、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多渠道开展防踩踏专题教育,运用校讯通、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向家长推送“安全防范小贴士”。示范创建提升安全实效,建成省级应急示范校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共29所,开展壹基金减灾示范校园等项目学校达200余所,利用大课间开展“每周一跑、每月一练”,组织学生掌握应急疏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