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就医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雅安市荥经县积极实施四大行动力保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四项扶贫基金精准落地见成效。
实施“产业扶贫显亮点”行动。荥经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找准产业富民之路。一是出台办法,重管理。31个贫困村分别制定出台《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资金规模、资金用途、使用期限、退出回收机制等事项。2016年,荥经县产业扶持基金规模800万元,平均每个村20-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62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80万元。二是发展产业,重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助推了现代农业扶贫。全县已栽种茶叶10万亩、中药材20万亩、果蔬5.5万亩,珍稀树木3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小区5个,存栏2000只优质肉羊基地1个,培育规模养殖户114户,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同时,抓好旅游扶贫,龙苍沟发展村旅游度假区、牛背山景区正式签约,兰家山农业公园建设,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三是培育村级集体经济,重长效。荥经县贫困村采用委托理财分红模式,利用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兜底保障集体经济收入,将设立的贫困村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委托给县级金融机构投资经营,收取红利。2016年荥经县有18个贫困村,分别与国资公司签订资金代管协议,每村按10万元的标准,将资金存入县国资公司,国资公司每年按照一定的利率将利息支付给每个贫困村,用于保障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实施“小额扶贫贷款率先行”行动。为了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难题,荥经县在全市实施“小额扶贫贷款率先行”行动。一是方案办法齐出台。制定《荥经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和《荥经县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通过设立荥经县扶贫小额贷款分险基金,建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合作银行和保险业机构加大对贫困户贷款的支持力度,解决其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帮助他们创业致富。二是明确重点显成效。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金融精准帮扶”的工作重点,每年按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10%予以补充,基金专户开设在荥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1:10比例投放贷款。2016年,荥经县扶贫小额信贷基金规模10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8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00万元。截至目前,共发放贷款72笔,发放贷款金额283.6万元。由于荥经县扶贫小额贷款尚未发生风险,分险基金尚未使用。三是损失风险共分摊。实行贷款损失补偿原则,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用于分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由借款人与承贷银行、保险机构分别签订贷款合同和扶贫小额信贷保险合同,期限应与贷款期限匹配。借款人投保资金由县财政承担。扶贫小额信贷损失风险实行县政府、合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共同分担的原则。当单笔贷款发生损失时,合作保险公司承担损失的70%,剩余的30%由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承担其中50%、其余50%由合作银行继续追偿。合作保险机构年度累计赔付最高限额为年度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费总额的150%,超出赔付限额部分,由县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弥补方案。四是做好宣传强服务。组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金融扶贫政策进村入户等方式,对金融扶贫信贷政策进行多角度、多载体、多渠道的宣传解答,有效提升金融政策的利用水平。
实施“教育扶贫斩‘链条’”行动。为斩断贫困“链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荥经县充分发挥救助基金作用,大力实施教育扶贫, 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一是制度保障九明确。制发了《荥经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基金规模、资金来源、机构设置、救助对象、救助条件、救助标准、救助方式申请流程、资金管理等九个方面的内容,确保教育救助基金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二是目标锁定广渠道。在全面贯彻国家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和国家各类资助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积极作用,锁定“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保障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各学段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安心在校就读。同时,设立了荥经县教育资助中心,通过县财政投入、单位捐资、社会募集等方式,广泛募集资金,积极开展帮扶助学行动。三是资金到位全覆盖。2016年,除国家对各学段学生的资助外,荥经县教育扶贫资金规模12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救助。目前,已对就读中职的1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每人发放救助金3000元,其余390多名各级各类在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正进入公示阶段。待公示结束后,赓即发放救助金40万元。荥经县教育救助基金的发放,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确保了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实施“医疗救助重保障”行动。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这一突出问题, 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为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一是制定“一个办法两个流程”。制定《荥经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对象及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同时,制定贫困患者县内医疗机构住院、门诊医疗救助及资金审批流程,提高了医疗救助效率;制定贫困患者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特殊门诊医疗救助及资金审批流程,避免了重复报账。2016年,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1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全年共计救助5668人次,基金支出112.75万元,专户余额17.24万元。二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补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县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按政策规定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及民政救助等医疗扶持政策后,个人自付部分符合条件的按100%救助;在县级以上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按政策规定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及民政救助等医疗扶持政策后,个人自付部分符合条件的按90%救助。卫生扶贫救助一般控制在每户500-5000元/年之间,特殊情况需要突破上限标准的,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再进行兑付。三是提升贫困村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结合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对31个贫困村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薄弱的进行标准化建设扶持。目前,31个贫困村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达100%,并完成卫生计生精准脱贫“10个100”任务中的8个100%,2个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