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 “服务”。改造提升全县9个农资配送中心、乡村供应网点和庄稼医院,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从而构建完整的运营生态体系,激活农村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以拓展现代农业服务、农村流通服务和农村综合服务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等基层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二抓“改造”。按照上级政策,将因灾后重建占用的供销社土地资产尽快落实资产置换,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争取社会资金共同推进基层社的改造工作,发展第三产业或康养产业。
三抓“机制”。优化各级联合社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切实加强行业指导、落实为农服务职责。积极探索,把县社办成基层社共同出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广泛参与、实行民主管理的经济联合组织。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多渠道开展市场营销,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