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人行雅安中支多措并举深化“插花式”金融扶贫工作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 发布时间:2016-11-16 15:4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按照人民银行总、分行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人行雅安中支高度重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督导金融机构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摸底,因地制宜构建金融扶贫模式,不断创新“插花式”扶贫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开展金融扶贫工作。截至2016年6月末,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8亿元,其中向定点扶贫村发放贷款1025万元。

一、提高认识,深入调研,认清扶贫工作形势

雅安市属非集中连片扶贫地区,目前,全市共有贫困村261个,贫困户29366户,贫困人口88818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生产条件落后,且主要分布在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区、偏远山区等等。这些地区大多自我积累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够,扶贫投入不足,极易造成累积性和反复性致贫返贫。针对这种零散式、分割式地区,如何有效精准扶贫,关系着我市脱贫攻坚的成败,更是影响全省脱贫攻坚整体战略实施。

二、实地走访,精准摸底,确保金融扶贫精准对接

我中支积极对接雅安市扶贫移民局,全面掌握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实施方案,组织金融机构准确筛选金融扶贫对象。督导辖内金融机构深入一线,通过走村入户、群众座谈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摸清辖区贫困村、贫困群众的贫困情况及需求。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特点,找准金融脱贫切入点,构建金融精准对接扶贫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精细化的金融帮扶工作。

三、因地制宜,多方联动,探索多种金融扶贫模式

为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融资难题,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造血作用,雅安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多种金融扶贫模式:一是“支农再贷款+农业产业+贫困户”模式。结合名山区茶产业优势,我中支通过支农再贷款在名山区中峰乡和双河乡建成“名山区茶叶产业支农再贷款惠农创业示范基地”,以支农再贷款支持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政银保”联动扶贫模式。荥经县以政府设立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后盾,以保证保险为保障,以银行贷款投入为基础,向贫困户发放用于生产所需的扶贫小额信贷;三是“担保公司+银行”模式。芦山县依托政府出资筹建的担保公司--芦山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向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发放担保贷款,以此实现产业带动扶贫;四是“担保基金+住房贷款”模式。石棉县针对辖区贫困户住房建设需求,政府出资设立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担保基金,为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提供政府担保。五是创新“第三方个人担保”模式。在尚未建立政策性担保基金的天全县和宝兴县,积极探索建立“农户+权威人士”、“农户+两委干部”、“农户+包村帮扶单位(个人)”、“农户+第一书记”等符合当地实情的风险管理模式,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

四、厘清责任,督促指导,提升金融机构扶贫意识

结合我市扶贫工作实际,我中支以金融系统定点扶贫村为重点,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指导,切实增强金融机构扶贫的主动性。一是2016年6月27日中支行长张孟君主持召开雅安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扶贫责任和目标,强化“一把手”负责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督导,引导金融机构以政府确立的34个定点扶贫村为切入点,加大对辖区贫困村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布设助农取款点等改善贫困村金融服务环境,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无偿捐赠等活动加强对贫困村的智力和生产生活支持。三是建立对金融机构扶贫工作的常态化监测考核机制,我中支不定期通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按年对金融机构开展专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宏观审慎评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综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培训,传导政策,发挥驻村和乡镇干部金融扶贫引导作用

为准确把握中央、省、市有关金融扶贫政策措施,增强运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驻村干部组织和引导作用,2016年7月15日我中支联合中共汉源县委组织部对汉源县63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所有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等共计140人开展了“普及金融知识,助推精准扶贫”专题讲座。中支行长张孟君重点介绍和讲解金融扶贫政策、金融基础知识、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和涉农保险产品等内容,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智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