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水电行业量价齐跌、载能行业停产减产等不利因素,石棉国税紧紧围绕“抓收入保完成”工作目标,弘扬“顽强拼搏、感恩奋进”重建精神,坚定信心、强化组织、增添措施,全面打响组织收入百日“攻坚战”。
一是齐动员严督促。推行全员动手抓收入,组建7个增收项目团队,班子成员分项牵头、分户包干,行政后勤序列干部分别加入项目团队,充实组织收入力量。实行扁平指挥、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下达组织收入项目任务书,明确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督查问效。组织开展营改增后的税源税收专项分析,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领导和支持。
二是控源泉堵漏洞。制定实施国地税联合清理漏征漏管户工作方案,明确九类清理范围和六大清理重点,采取信息比对与实地清查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集中清查。加强营改增四大行业税基管理,建立完善与发改、建设、国土、国资等部门协税护税机制,强化国税、地税、工商三方纳税人基本信息管理,加大国地税征管合作和经验交流力度。
三是挖潜力促增收。坚持精准发力,制定实施6项吹糠见米的增收措施。分析运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数据,深入开展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风险管理专项行动。提前摸排分析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情况,确保企业所得税预缴比例和预缴额“双提升”。充分运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底账信息,组织开展载能行业专项评估。重点关注税收收入和税负明显下降企业,开展案头分析和实地排查,找准查清减收原因,实施精准应对。用好省市局下发的二次分析数据,带着问题精准开展评估和稽查,努力提高风险应对收入和稽查查补收入占比。全力清缴欠税,杜绝新欠、压缩陈欠,确保到全年欠税只减不增。
四是防风险守底线。狠抓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对农产品收购、商贸、物流等行业保持高度警觉,组织开展逐户排查、实地核查,对1户涉及发票虚开企业实施稽查。全面实施14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管理办法,大力开展“一案双查”,对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常讲常抓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