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狠抓“四化”建设促进保护区全面发展

来源: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6-08-24 11:40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近年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自身优势,在省林业厅提出的“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经营规范化、社区现代化”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指引下,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融入基层、打牢基础、提升能力、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方面下苦工、下硬工,努力推动保护区“四化”建设,抓落实、促实效,保护区整体建设呈现出快速、良好的发展态势。

1.努力推进保护区建设标准化进程,提升整体形象。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统一汇编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标准化建设相关规范”,在高速公路重要路段设置保护区指路标牌2个;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和重要进出路口树立标准化界桩200个、标牌350个;为2个保护站配置工装50套以及电脑,搭建外网等平台,畅通信息,资源共享。把生态保护理念体现在标准化建设的始终,在社会和周边社区树立了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保护的先锋典范形象。

2.不断加强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建成立体化信息管控网络。目前,正着力推进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试点工程,组建以管理局指挥中心为核心、辐射连接2个保护站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一体”的高科技信息管理。开展无线电监测技术跟踪放归大熊猫、400台红外触发相机用于放归大熊猫、拖乌山走廊带和其他野生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日常监测。形成林上有摄像头、林下有自动触发相机、无线电加上卫星通信实时掌握放归大熊猫动态的野外动植物监管新模式,既节省了单纯靠人力的野外工作量又提高了野外监测的效率和科学性。

3.创新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做好保护区规范化经营。保护区设立管理局后,根据现有状况,下设保护管理、综合行政、能力建设三个职能科室,明确各科室人员职责;组建15人野外工作组,专职从事放归大熊猫野外监测、栖息地巡护、野生动物监测等野外工作;有序开展保护区总体规划、管理计划、科研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并按照规划安排每年保护管理工作。通过规范化建设,充分调动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发挥了有学历有技术的年轻队伍作用,使保护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设有序推进。

4.发展优势产业,助推保护区周边社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指导社区开展生态旅游;争取项目扶持社区通村公路和生产便道建设,推动社区发展核桃、猕猴桃、花椒等生态农业;结合精准扶贫,与社区签订保护区外围巡护责任书,社区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和巡护,作为补偿,保护区提供种苗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通过社区现代化建设,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形成联动,社区参与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自觉性明显提高,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协调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