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市开展“三无”创建活动以来,市司法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着力于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全市“双攻坚”筑好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大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机制
一是结合村(居)社区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认真抓好人民调解组织调整充实和网络健全工作。二是改善和优化队伍结构,注重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人员中发展和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三是开展矛盾纠纷形势研判工作,乡镇(街道)、县(区)每月进行分析研判,研判报告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二、妥善运用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
用好全国首创的“雅安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和研判功能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目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159次,收集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信息线索1582条,随手调解和成功预防矛盾纠纷3200余件次。
三、构建重建矛盾纠纷预警疏导化解机制
主动融入灾后基层社会治理和重大项目实施,大力推行“一亮、二有、三随手”工作法,走访群众、排查纠纷、收集反馈社情民意,成功排查化解灾后重建纠纷6000余件。
四、建立农村地区突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维护农村地区平安稳定,为扶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收集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信息6915条,化解农村地区婚姻家庭、邻里、山林土地、村务管理、产权改革等突出矛盾纠纷7423件。
五、探索完善突出矛盾纠纷调解衔接联动机制
确保矛盾纠纷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加强与交通、卫生医疗等部门的诉调、行调对接,有效开展医疗、交通、等突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程序、制度及法律文书执行方面的衔接沟通。目前,成功化解交通事故、医疗等突出矛盾纠纷5643件,调解成功率达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