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人民调解进项目,坚守重建稳定底线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6-07-08 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4·20”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雅安司法行政系统立足人民调解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职能优势,主动融入灾后基层社会治理和重建项目实施,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进项目,更好更优服务科学重建”的灾后社会矛盾纠纷治理新模式,并在以地方为主的重建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在项目人民调解组织的介入下,大量影响项目推进的“四小”矛盾被化解在初始,征占用地、劳动用工、人身损害等一批对抗性强的重大疑难纠纷被稳控在当地,有力保障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勇于担当,前移治理关口。面对重建初期征地拆迁、合同、人身损害、劳动用工等与项目实施密切相关的纠纷数量激增,且渐趋复杂的严峻形势,雅安市司法局党委秉持“责任如山,勇于担当”的理念,当机立断作出“前移治理关口,全力服务和保障灾后重建项目高效推进”的工作部署,迅速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人民调解进项目”工作的通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快速反映,积极协调,陆续在矛盾纠纷突出的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交通、地质灾害治理等重大项目实施点设立了项目人民调解室,派驻了专兼职调解员。项目人民调解室认真当好纠纷治理排头兵,积极宣传重建法规政策,依法及时排查、受理、调处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了一般纠纷不出工地。把握特点,完善功能体系。面对项目调解工作涉及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地灾治理、电力安全、法律政策等大量专业知识,纠纷调解很难实现量上突破的现实困境。雅安市司法局党委赓即跟进,迅速作出了“适应项目工作特点,完善项目调解功能体系”的工作部署。指导县(区)在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引导群众建立自管委,将调解经验丰富、掌握法律政策、熟悉社情民意的人民调解能手充实到项目调解工作一线,夯实纠纷治理第一道防线。同时,扎实开展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清理整顿工作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强化对面上纠纷的吸附功能。此外,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指引等方式吸纳业务精通、擅长调处的资深调解员、律师、法律顾问以及熟悉灾后重建政策、法律法规和项目施工的专业人士组建重大疑难纠纷调解专业组,强化项目人民调解组织攻坚功能。最终,形成“以项目人民调解室为核心,以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依托,以重大疑难纠纷调解专业组为支持的项目人民调解功能体系。扎实推进,优化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项目纠纷调解能否见到实效的关键,雅安市司法局党委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本着“主动融入”的原则,积极汇报,协调推进,将项目调解工作融入坚守和深化灾后恢复重建稳定工作底线的总体布局进行安排部署,建立起同步介入机制,确保人民调解进得去项目;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积极完善项目调解功能体系,扎实开展筹建指导、送培训下乡、座谈交流和案例讨论,有效解决项目调解一线人民调解组织人手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立起分类调处机制,确保人民调解调得了纠纷;本着“提高效率”的原则,引导村(居)群众自治、搭建纠纷解决引导平台、出台《项目人民调解工作个案补贴办法》,开展“法律顾问进工程”、“法律援助进工地”、“调解文化进村(居)”、“重建政策进农户”专项活动,有效解决项目调解工作经费不足以及提供法律服务面窄的问题,建立起工作保障和引导分流机制,确保项目调解见得到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项目人民调解室167个,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800余次,随手调处涉项目“四小”纠纷7000余件;调整充实人民调解组织1262个,覆盖全市的143个乡镇(街道)和1082个村(居),3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9个重大疑难复杂纠纷调解专业组和55家法律服务机构;选聘和吸纳专兼职人民调解员8500余名(其中,法律服务人员300余名);受理征占用地、倒房排危、资金筹集、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劳动用工等各类矛盾纠纷12775件(其中,涉及人员死亡、重大伤残、群体性等重特大矛盾纠纷158件),成功调解12433件,成功率97.33%;引导进入诉讼程序的43件,引导进入行政程序的7件,引导进入联合调解程序的39件;防止民转刑37件,防止群体性械斗27件496人,防止群体性上访36件539人。在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中,广大群众通过项目调解组织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了信息、表达了诉求,各级党委政府也依托项目调解平台掌握了社情民意,改进了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灾区依法重建意识得到强化、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有力推动了灾区基层社会重建与国家法治的良性互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