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转变监督方式,做好“再监督”。“再监督”强调的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方式的转变、重塑和再造。以往,派驻机构囿于人手、专业力量的不足,习惯于同驻在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存在包办代替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出现越位、错位的现象。“再监督”一改过去代替职能部门搞监督,混淆监督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做法,后移监督位次,倒逼驻在部门强化监督意识和监督职责,也使派驻机构真正回归到执纪监督问责主业上,从而提升了监督的功效。三年来,市住建局纪委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督促驻在部门严格履行好灾后重建监管职责成立六个检查组对全市城乡住房、城镇体系等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工程实体质量、建材质量、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管理人员到岗履职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紧盯关键、突出重点,靠前监督。一是紧盯项目关键节点、逢年过节等重大节假日,突出抓好规划、行政审批、执法、行业监管等关键权力、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驻在部门建立健全了涵盖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内容的80多项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惩防体系。二是靠前监督。深入灾后重建工地调研项目实施效果倒查驻在部门薄弱环节。如:通过深入工地发现绿化实施效果不佳问题的分析,查找出驻在部门规划审计方案审查存在效能不高、不科学等问题,向驻在部门提出了建立规划设计方案会审制度的建议并为驻在部门采纳,从而提高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的科学性、系统性、透明性、廉洁性。
三是全方位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线。努力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患于未然。一是用好“五个平台”。依托道德大讲堂、局门户网站、《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手机短信“五个”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正反两方面案例宣传教育,着力营造廉荣贪耻、遵纪守法尚德的机关氛围。二是建好“两个走廊”。用高尚的作品、活动感动人、引领人,开展了机关廉政文化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不断优化局机关“廉政文化走廊”、“廉政文化摄影走廊”。三是用好“一个笔记本”。与时俱进制发廉政笔记,干部职工每日打开工作笔记即能看到廉政建设方面的文化知识,警醒全局干部职工“廉”字常记心中,体现在行动中,寓教于点滴之中日常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四是加强纪律审查,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认真分析派驻机构在灾后重建纪律审查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加大效能案件、“四风”问题查处力度,通过明查暗访、信访排查、设立举报箱等多种形式,强化线索摸排,加强纪律审查,保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