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3-24 17:2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3月21日   

雅安市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6〕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

当前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上升,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实施重点领域消费工程,顺应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已成为消费升级新常态。

服务消费。着力推动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中医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康复医疗、生物医药、体育健身等健康消费和家政服务、老年用品、照料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养老消费等领域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动漫设计、演艺综艺、出版发行、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产业及传统文化消费升级,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的转型升级,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改善需求,提升整体服务消费水平。

信息消费。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制造、农业、民生服务、交通、旅游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催生消费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制造,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互联网与服务业领域广泛融合,培育互联网金融、智慧旅游、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医疗卫生、智慧社区等社会领域的创新运用,提供优质服务。整合农业、畜牧、水产等领域信息资源,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通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满足消费者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绿色消费。积极拓展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商品和服务,鼓励对高效节能电机、锅炉、照明等产品消费,引导居民增加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汽车、节能空调等产品的消费,提高绿色产品的消费规模。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新能源、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生产服务能力提升,扩大绿色消费需求。

时尚消费。顺应年轻一代更加偏好体现个性特征的时尚品牌商品和服务的趋势,积极推动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速发展,加速释放消费潜力。

品质消费。顺应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对消费质量的要求提升,利用现代科技,加大对我市机械制造、材料、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努力培育核心竞争新优势,推动提升质量品牌和产品知名度。

农村消费。积极支持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绿色环保、家电类耐用消费品、家用轿车等方面的消费。加快推进适宜农村地区的分布式能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水电路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机制创新

(一)积极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1.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相关要求,促进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粮食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政府法制办、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和飞地园区(经开区)落实,不再列出〕。

2.积极协助国家、省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执法工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粮食局、市工商局

(二)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3.按照中央、省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公立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已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相关部门

4.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科学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

5.扩大政府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在公共服务项目支出中的比重。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6.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积极组织参加四川百亿级、千亿级服务业集聚区“一带一路”投资推介会。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加强助推新兴领域发展的制度保障。

7.调整完善有利于新技术应用、个性化生产方式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措施,加快搭建我市“互联网+”产业政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8.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快我市康养产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

9.加快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注重农业品牌培育,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金融办

10.落实省、市政府关于推进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继续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新兴业态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四)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

11.全面贯彻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制定我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放开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落实国家、省关于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及随迁子女就学保障有关规定。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

12.鼓励采取依法减免税收,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自用住房消费。

责任单位: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行雅安中心支行等相关部门

三、积极优化消费环境

(五)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

13.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国家、省知名品牌。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商务粮食局等相关部门

(六)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14.建立健全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效率和精准度。健全完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价办法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办法。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市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农业局

15.按照国家、省部署,在食品药品、儿童用品、日用品等领域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七)加强市场信用环境建设。

16.按照国家、省部署,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加强违法失信行为信息的在线披露和共享,加快构建市内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失信企业异常名录管理,加大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试点。全面推行明码标价、明码实价,依法严惩价格欺诈、质价不符等价格失信行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

(八)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17.完善落实消费领域诉讼调解对接机制,探索构建消费纠纷独立非诉第三方调解组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作用。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九)强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

18.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智慧雅安”、“光网雅安”、“无线雅安”建设。全面推广三网融合,提高IPV6(网际网路通讯协定第六版)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深入实施《雅安市中心城区基础通信设施专项规划(2014-2020)》,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文体广新局、市通信发展办等相关部门

19.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构建“一园区、四中心、三节点”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城市社区和村镇物流配送末端网点建设。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

20.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态雅安·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完善旅游通道、旅游城镇、旅游厕所、景区(点)停车场、观景台、标识标牌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

21.贯彻落实国家、省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相关要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和定制旅游包车。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市安监局

22.加快大众化全民健身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文体广新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等相关部门

23.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

(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24.大力实施“城乡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加快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促进农村市场消费。

责任单位: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文体广新局、市环保局、市通信发展办等相关部门

25.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委

26.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县级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健全覆盖农产品采收、产地处理、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一)积极培育国际消费市场。

27.积极组织参加第十六届西博会、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精心办好第三届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投资大会,加快建设中国大熊猫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带动文化娱乐、旅游和体育等相关消费。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

四、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十二)实施“工业强市行动计划”。

28.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工业,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建链、补链、强链,着力壮大清洁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四大骨干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孵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饮料食品、碲铋合金及晶体材料和精细化工“六大特色产业”。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9.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体系网络化,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强化工业基础领域创新和配套能力,提升制造业自主配套水平。设立雅安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储备库,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衍生等方面转型升级。以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骨干特色产业为重点,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改造计划,推动数控技术规模化应用。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30.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雅安行动计划》,开展“互联网+雅安制造”行动。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十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尤其要高标准规划发展康养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城市,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策划包装、推出一批康养项目。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政府金融办

32.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33.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加快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责任单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

34.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责任单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十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服务升级。

35.开展科技攻关,推进关键技术突破。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化中小企业。

责任单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十六)鼓励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36.大力实施品牌创新、质量创新和标准创新工程,推动优势产业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创立知名品牌。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质量认证,逐步推动本地知名品牌发展成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健全商标品牌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粮食局

五、优化政策支撑体系

(十七)强化财税支持政策。

37.按国家、省部署,加快推进税制改革,推进营改增改革,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38.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有关规定,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八)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39.鼓励成长型企业通过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权益性融资方式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鼓励金融机构打造集消费、理财、融资、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体广新局、雅安银监分局

40.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信息共享与融资对接平台,着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创新型非抵押类贷款模式,加强银保合作,引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雅安银监分局

41.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雅安银监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42.鼓励在雅保险机构结合我市实际,推出适合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行业和小微企业特点的保险险种。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

(十九)着力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43.把握国家、省关于投资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创新投资方式,着力提高投资的产出效应。优化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投资结构,重点支持工业强市、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四大行动计划和脱贫攻坚等民生工程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

44.大力推行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

(二十)完善土地政策。

45.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新消费新投资项目用地需求,优化存量建设用地结构,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依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二十一)创新人才政策。

46.加大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等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商务粮食局等相关部门

47.完善医疗、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等政策。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粮食局

(二十二)健全环境政策体系。

48.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住房保障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

49.深入开展违法建筑、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扬尘污染五大专项治理行动,加快“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范围,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和住房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

50.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制定我市第三方治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

六、强化组织实施

51.推动系统清理并修订或废止我市不适应新消费新投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有关规定和政策。

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等相关部门

52.加强各项具体举措评估,科学评估实施效果。

责任单位:各责任部门

53.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