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雅安市委员会:
提案已收悉,感谢贵委对雅安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思考。现就《关于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近年来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以“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为载体,以体育常规教学为抓手,努力克服灾后重建带来的困难,积极创新思路,务实进取,努力提升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1、体育教学规范有序。
我局通过开学检查、日常督查和专项督导等措施,督促各学段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不得挤占体育课时间。其中小学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同时我局通过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召开教学现场会,组织开展观摩课、公开课、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激发了体育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体育教学科学性和实效性。
2、阳光体育有声有色。
我市中小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以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进阳光,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运动丰富人生”的理念逐步植根于学生心中。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市中小学以省、市、县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为载体,结合各学段学生实际,精心策划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2014年,全市有3所学校通过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评估,11所学校被命名为“雅安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2015年,有4所学校接受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各中小学以校园集体舞、彝族达体舞、跑步、广播操、健身操及“打陀螺”、“滚铁环”、“跳竹杆”等民俗体育活动,不断丰富阳光体育内容,积极引导和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内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各学校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日益丰富,涌现出了如雅安中学、汉源二中、名山前进小学、雨城香花小学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为提高当地中小学体育工作水平、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全市中小学基本统一作息时间,规定各校中小学生冬季上午不得早于7时50到校,夏季不早于7时30分,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并保证寄宿制学校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教辅总量,确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4、体育条件逐步改善。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逐年增加对学校体育硬件的投入,结合“5.12”和“4.20”地震学校灾后重建,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高标准规划了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设备设施。目前全市80%的城乡学校建有塑胶运动场,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进一步充实和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课间活动和学生运动训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2014年8月,市教育局印发了《雅安市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立足教师队伍建设、功能设备设施完善等关键环节,制定总体规划和分年实施计划,全面改善学校体育条件。
各县(区)在每年的招师计划中明确单列体育教师补充计划,并向农村学校倾斜,逐步充实数量,努力加快体育教师标准配置。同时,强化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将体育教师纳入继续教育培养培训计划,除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外,还通过学历提高培训,力争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市、县(区)大型学生体育活动及学校体育工作经费也逐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校公用经费切块得到了稳定保障。
5、体育赛事丰富多彩。
为提高我市中小学生课余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市教育局每年按照全年学生体育赛事计划,克服灾后重建的困难并安排专项经费精心举办了市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棋类、篮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等系列体育赛事,参加比赛的学生达2000余人次。各县(区)也举办了中小学田径、篮球等运动会,参加比赛的学生受益菲浅。各学校根据实际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师生集体参与的校园趣味体育运动会、体育节等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体育竞赛活动。同时我局鼓励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积极承办并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为选拔优秀的体育尖子生培养后备力量。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既推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又增强了学生的健康体质。
6、考核工作逐步加强。
从2012年起,市教育局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对县(区)教育工作的年度目标考核。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综合评定考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满分折合40分的办法折合计入中考总成绩。同时对评选省级、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做出条件规定,要求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在80分以上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成绩达到良好等级以上,以此促进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各县(区)也把体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和考核之中,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督促中小学全面加强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体质。2014年,全市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制度,积极筹措经费配备检测器材,按规定采集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圆满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全体学生的目标。市、县(区)教育局则根据各校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的体育工作。
二、今后工作重点
1、加强督导力度。
在“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下,部分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市仍有部分学校存在挪用或挤占体育课、未认真组织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今后,我局将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对不认真执行体育教学规范要求、工作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不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县(区)和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年度工作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2、开展特色活动。
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使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根据每年的《雅安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培训)计划》安排,我局将联合体育部门继续组织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小学生棋类、跆拳道、乒乓球、篮球锦标赛、5人制(小学)与7人制(中学)足球锦标赛项目,努力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3、加强示范引领。
今后,全市将继续每年创建一批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以体育常规教学为抓手,结合各学段学生实际,精心策划体育活动,为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示范引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雅安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罗翔键 联系电话:2220205
雅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