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坚持民生优先,文化服务开创新篇

来源:文体广新局 发布时间:2015-05-06 17:3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震后重生的雅安,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繁重的重建工作反而成为雅安作为“5·12”地震灾区加快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全市文体广新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重建硬仗、补发展欠账,实施后发追赶的战略部署,全体干部职工“5+2”“白加黑”昼夜奋战,为重建幸福美丽新家园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一、抓督导检查,保障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2014年初制定了《雅安市文新广系统2014年灾后恢复重建督查工作实施方案》,各督查组按照《实施方案》加强督查,协调、指导和解决灾后恢复重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效、快速开展。重点督查资金拨付和管理,项目档案整理归档,项目现场规范管理。同时建立督查台账,对未达到要求的单位下达督办通报,要求定期整改。定期发送《雅安市文新广系统灾后恢复重建督查通报》,将灾后重建中的情况及时报、送省市县(区)相关部门,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形成推进灾后重建合力。

    二、抓产业融合,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为加快推进雅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我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省委、省政府专门安排了2亿元灾后重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我市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用好、用活该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宏观导向和撬动、激励作用,提高使用效益,按照“主要支持进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安排突出重点项目,注重基金使用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示范、撬动作用,有利于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原则,我们将2亿元资金安排到灾后重建10个项目中,通过这10个项目的建设和文物工程的抢救保护,促进我市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提升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档次,维修加固茶马古道文物抢救保护等工程48个,为文化旅游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三、抓民生工程,促进群众文化体育基础上档升级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始终围绕“民生优先”的原则,着力在提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基础条件上下功夫。到目前为止,全市有线电视入户达到16万余户,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户以下6595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解决了131900户农村用户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23万户,全市139个乡镇、1017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村村响。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由原来88%提高到93.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由原来83%提高到98.3%。同时,全市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含一个文化活动中心),101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29个农家书屋,187个社区书屋,均实行了免费开放。在群众体育健身方面,完成健身工程81个,建成全民健身路径30条。在农村,全市已有402个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覆盖率为40.16%;全民健身路径多达174条,8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站(室)配备体育设施或体育器材;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开放率为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