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2015年县域经济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21日
雅安市2015年县域经济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推进方案
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促进雅安后发追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县域经济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5〕54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县(区)为单位统筹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2015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量60%以上。完成雨城区、汉源县、石棉县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并在全市全面推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林改颁证“回头看”,做好涉林不动产登记。深入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建设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管平台。鼓励利用当地各类资源和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积极推进农用土地高效流转。支持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托管经营和服务。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示范,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入股农民合作社。深化茶园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全市30%以上的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村设土地流转信息员(兼)。六是加强产权纠纷调解制度建设,逐步健全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机构,加强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工作。(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雅安银监分局、市供销社)
(二)深化农业发展改革。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培育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工作。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15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00家。积极培育发展农业公司,努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加快培育家庭农场、林场、牧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革,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支持供销合作社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契约式委托服务试点。支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供销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冷藏储存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雅安银监分局、市供销社)
(三)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深入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建立农村资产评估和抵押登记制度,健全农村资产流转处置机制,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探索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示范农民合作组织授信办法。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稳步规范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改革试点,探索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在有条件的县(区)增设村镇银行。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稳步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开展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探索推动农房保险工作。制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促进“三农”发展的意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雅安中心支行、雅安银监分局、市供销社)
(四)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引导农民合作社自愿联合组建联合社,启动名山区、汉源县、芦山县、石棉县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试点,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巩固扩大基本养老、医保覆盖面,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做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准备工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农工委、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工商局)
(五)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完善扩权强县改革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省、市、县项目管理流程。贯彻落实省政府《进一步向扩权试点县(市)下放部分市级管理权限目录》,增强扩权试点县承接管理权限的能力。继续实施“百镇建设行动”,抓好雨城区多营镇、中里镇和天全县始阳镇第三批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争三批共7个试点镇完成项目建设投资4.7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4000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扶贫移民局、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体广新局、市质监局)
(六)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国家、省部署,围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落实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接受公共服务的政策。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安排部署,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财产权利归属,允许农民带着财产权利落户县城。(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
(七)进一步提升县级财力保障水平。逐步开展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试点。积极推进涉农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改革,巩固和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统筹国家涉农项目资金,增加县(区)政府对其的管理支配权限,落实涉农财政奖补资金、税收减免、风险补偿政策,积极通过财政注资等形式扩大地方政府担保资本实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扶贫移民局、市政府金融办)
二、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八)加快完善县域路网。加快川藏铁路成都(朝阳湖)至雅安段、雅康高速公路、国道351线、318线、108线3条国道和5条经济干线建设。实施通村通畅工程,建设农村公路368公里、通组公路(林区道路)1000公里,增设农村公路路侧护栏160公里,推进道路安保工程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运输枢纽站点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网络,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
(九)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工程,建设4.5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除险加固水库26座,建设村镇供水工程97处,新建、整治堰塘78处,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5.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解决1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加快铜头引水、九龙水库、南郊水厂引水工程建设,全面建成永定桥水利工程,实现向汉源县城供水。(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十)加快能源建设。加快推进雅安—内江—重庆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建成投运大岗山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实施4个220千伏和6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做好老鹰岩电站开工准备,开工建设锅浪跷电站主体工程,加快民治和出居沟电站建设进度,确保大岗山电站投产发电。力争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改造中低压线路400公里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雅电集团)
三、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十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认真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富县建设夯实底部基础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千亿产业”培育计划,着力壮大汽车生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安全等成长型产业和水电及矿电结合、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力争水电及矿电结合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达到7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传统行业企业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淘汰10户企业落后产能。强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骨干路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飞地园区(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加快芦山产业集中区、荥经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积极支持汉源、石棉省级工业园区和其他县(区)工业集中区、成雅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力争全市工业园区产值突破400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主动承接省级部门助雅招商和对口援建,扩大产业开放与合作。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25亿元以上,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进出口总额7930万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粮食局)
(十二)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百公里百万亩金果花果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建设,持续壮大“5+3”优势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为抓手,扎实抓好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新发展产业基地14.5万亩,改造茶叶低产园10万亩、低产果园5万亩。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万亩。抓好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化发展,推动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扩区强园,完成国家验收评估工作,加强芦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建设,实现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商务粮食局、市农业园区)
(十三)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落实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围绕建设国际化旅游生态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碧峰峡、蒙顶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力支持芦山龙门古镇、宝兴硗碛藏寨、天全喇叭河、汉源九襄花海果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6%。加快推进连接城乡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一园区、四中心、三节点”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强特色商业街的建设改造,重点打造西门茶廊、茶马古城、一品天下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加强各类专业市场建设,逐步打造川西商贸中心。贯彻落实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意见,力争在200个村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市旅游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政府金融办、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
四、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十四)大力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探索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旅游发展型、园区带动型、村庄整治型等各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提升模式。加快幸福美丽新村“1+35”标准配置,提升新村建设水平。全年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00个;完成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建设。加快旧村落改造提升步伐,深化编制1000个行政村整治规划,力争整治达到50%以上。抓好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结合彝家新寨、幸福美丽新村等建设,开工建设农村住房2000户。(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财政局、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
(十五)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清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限制条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的相关政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的政策扶持,完善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体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六)切实抓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3518套,竣工3273套。向农民工定向供应公租房286套。(责任单位: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
(十七)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特别是中高山区和民族地区学校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区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办好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扩大城乡医保覆盖面,启动实施医疗责任保险,推进大病保险和异地就医及时结算。完善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机制,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实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和广电新闻出版事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文体新广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十八)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要求,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全市190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扶持22439名农村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立足库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持续抓好库区后续建设、管理、发展、稳定工作。(责任单位:市扶贫移民局、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民宗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
六、加强组织保障和监督监测
(十九)强化督促指导。贯彻落实《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整体跨越的意见》(雅委发〔2014〕14号),市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各县(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责任单位:市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十)加强审计监督检查。涉农部门要开展对乡(镇)村财政涉农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抽样检查。建立乡(镇)村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审计监督检查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工作。研究出台对乡(镇)村财政涉农资金开展专项审计监督检查的指导意见,把涉农项目资金使用作为评选“三农”工作先进的重要考核内容。(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审计局、市扶贫移民局)
(二十一)抓好运行监测。加强县域经济统计监测,加强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评估,做好县域经济专项统计分析报告。(责任单位:市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
(二十二)完善绩效考核。根据《雅安市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积极研究探索差异化考核,切实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导向性。(责任单位:市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统计局)